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助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侨胞有担当有作为(侨界关注)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3001
主题
63453
回复
82961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40
凭一手点心绝活拿到人才认定(人物故事)
0/36
房地产市场延续回稳态势(产经观察)
0/34
20多年,种出又一个塞罕坝(美丽中国)
0/38
康养旅居消费迎来发展“黄金期”(消费视窗·服务消费一线探访②)
0/42
一图读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
0/42
大漠与雪山拦不住一颗飞向天边的篮球
0/43
德国友人见证云南咖啡闯出世界“咖位”
0/48
人市两热 多彩假日活力足——2025清明假期盘点
0/42
一季度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同比增长4%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助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侨胞有担当有作为(侨界关注)
时间:2025-4-7 08:52
0
5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侨海创新发展论坛现场。王沁睿摄
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侨界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外资中60%为侨资,引进的外企中70%为侨企,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中95%以上是华侨华人。作为联通中外的桥梁纽带,侨界人才既是国际创新趋势的“传感器”,又是成果技术转化落地的“加速器”。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如何进一步凝聚侨界人才智慧,促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在最近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侨海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上,一些与会人士提到这样几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信心
“你好!”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下称“论坛年会”)现场,迎宾机器人面带微笑同来宾打招呼。论坛年会期间,15家企业的近百台机器人“智”愿者随处可见:引导机器人带领嘉宾前往不同的活动区域;孪生书法机器人挥毫泼墨;仿生机器狗表演后空翻;泡茶机器人从洗茶、冲泡到倒茶,每一个步骤都行云流水……这一切让参会者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已来,就在你我身边。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源于这片创新发展的沃土。数据显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定在30%左右。在科技创新方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国家统计局今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量超过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部主任兼工学院院长段慧玲2007年从海外回到中国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如今的创新发展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段慧玲说,从天时看,第四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当前正是海外人才回国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从地利看,各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以北京为例,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资源丰富、创新发展平台完善、扶持政策保障有力。从人和看,中国高度重视提升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实行了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近年来,广大海外侨胞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将个人事业发展同祖(籍)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作用。在北京市海淀区,已有40万名归侨侨眷及海外人才逐梦扎根。北京市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会长冒小飞表示,海淀为海外人才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支撑条件,比如先进的设施设备、广泛而包容的应用场景、勤勉团结的合作团队等;同时持续完善海外人才支持保障体系,让侨界人才安心创业、舒心生活。
“广大海外侨胞相信自己、相信中国、相信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把握机遇。”中国侨联副主席程红表示,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开展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在中国的这块沃土上进行创新研发、产业升级,能够更好实现从书架到货架、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
关键词二:创新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侨界人才如何向“新”而行,为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更多侨动力,一些与会人士提到了“创新”。
去年6月,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这面国旗十分特别,它的原材料是玄武岩纤维。这种由岩石拉成的细丝,直径大约为一根头发丝的1/3。
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刘嘉麒和同事一直致力于玄武岩纤维研究。“我们现在都强调创新,其实创新就是做一些别人干不了或者别人干不好的事情。”刘嘉麒认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要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促发展。现在许多学科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科研人员要抢抓机遇,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等方面展现更大作为。
作为人工智能专家,日本工程院院士任福继从2000年开始致力于情感计算与情感机器人研究。他的团队结合人类的自然语言、语音、表情以及生理信息等指标,综合进行人类的情感计算,让机器人进行深度学习,产生机器情感,从冷冰冰的铁皮人变成可以分担情绪的“有温度的机器人”。
“三四十年前,侨胞主要把海外一些资金、技术引进到中国,现在中国在一些方面已经走到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进入深水区,需要侨胞更加注重把创新理念、管理方式、评价机制等引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创新。”任福继说。
“高校在构建创新与发展的协同机制中应发挥更大作用。”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王志华认为,以工程教育为例,高校教育要以创新发展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为工业企业提供创新性成果,促进相关技术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关键词三:联通
当今世界,唯有开放合作才能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国与很多国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政府间和民间科技交流和合作。多年来,侨界人士积极牵线搭桥,推动新兴领域中外交流合作。
美国华人专家会会长、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王希萌多年在海外工作,其所在的美国华人专家会通过创新论坛、科技大赛、项目路演等形式,积极促进科技创新“请进来”和“走出去”。
“国家发展需要科技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和交流。这是我在海外一个非常切身的体会。”王希萌认为,海外侨胞、社团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中外人才领域交流合作,比如促进中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瞄准企业所需,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欧亚论坛主席朱爱莲生在中国,长在欧洲。近年来,她通过创办报纸、举办论坛,为中欧企业合作牵线搭桥。她认为,中欧企业间应通过持续对话,增进对彼此市场、文化和商业环境的了解,提升合作效率和成功率。此外,中国企业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拥有显著优势,欧洲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管理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双方可以在技术创新、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
“在欧华侨华人熟悉中欧两地的文化和商业环境,可以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通过组织商务活动、建立人脉网络,为中欧企业合作提供咨询服务、促成项目落地。华侨华人还可以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倡导工作,为企业合作争取更多支持。”朱爱莲说。
近年来,北京市侨联通过参与组织侨海创新发展论坛、全球创业大赛、首都侨智发展大会等活动,打造涉侨引才引智品牌项目。“北京市侨联将进一步健全为侨服务建设体系,提升引智引资效能,促进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市侨联主席陆林说。(彭训文 王沁睿)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07日 第 06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