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王志刚:吉林“将军坟”为何被称作“东方金字塔”?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3884
主题
64336
回复
8389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6
三组故事,看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0/12
经验治沙→科学治沙 种植杯、种子绳“小”物件发挥治沙植绿“大”作用
0/14
文化养老有“味”有“为”
0/13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致极端海洋热浪猛增
0/16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海外博主盛赞中国产品质量
0/15
常态化中亚班列密集开行!中西部地区与中亚经贸合作不断加深
0/13
柬中合作的未来充满希望(国际论坛)
0/14
文化“新三样”何以走俏海外(人民时评)
0/14
“不断拉紧马中人文合作纽带”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王志刚:吉林“将军坟”为何被称作“东方金字塔”?
时间:2025-4-21 10:39
0
53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长春4月20日电 题:
吉林“将军坟”为何被称作“东方金字塔”?
——专访吉林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刚
中新社记者 郭佳
世人皆知埃及金字塔,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吉林省也有一座“东方金字塔”与之遥相呼应。它就是国内学界推测为长寿王陵墓的集安“将军坟”,是中国东北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部分。近日,吉林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中心主任王志刚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了这座“东方金字塔”的前世今生。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将军坟”是如何被发现、认识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
王志刚: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句丽始祖王朱蒙在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建立高句丽政权,40年后的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将都城迁徙到今吉林省集安市区附近。高句丽政权以集安为都四百余年,留下了数以万计的高句丽遗存,其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就是国内学界推测为长寿王陵墓的集安“将军坟”。
清末东北封禁解除,清廷开始在东北设治管理边民。清光绪三年(1877年),好太王碑被发现,沉寂于历史长河1200余年的高句丽文明重现于世。大约在此前后,垦荒边民发现好太王碑东北方向的龙山南麓,有一座形制规整、通体石构、貌似阶梯状方坛的大墓,当时误以为是金代某位将军的墓葬,故称其为“将军坟”。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文物部门对“将军坟”进行了保护和研究。1961年,“将军坟”所在的集安洞沟古墓群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后期,文管部门对包括太王陵、“将军坟”在内的多座高句丽王陵和壁画墓进行了保护和维修。
2004年7月,“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43处遗址中集安占42处,包括“将军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评价说,该遗址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高句丽历史的记录,丰富精美的壁画艺术、高超的建筑技巧及丰富的文化交流信息,有突出价值。
将军坟。顾聆博 摄
中新社记者:为什么“将军坟”被称作“东方金字塔”?
王志刚:“将军坟”为方坛阶梯石室墓,由基础、阶坛、墓室三部分组成。墓葬整体呈截尖方锥形,外形酷似埃及金字塔,“东方金字塔”由此得名。“将军坟”的墓葬体量明显小于埃及法老陵墓,但工艺水平、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各有千秋。
“将军坟”的外表面以1100多块精琢的花岗岩石条垒砌成7级阶坛,阶坛内部以大小不等的河卵石有序填充。墓葬底部近正方形,边长约31米,墓高13米有余。地面以下,挖槽构筑花岗岩基坛,基坛外缘及下层阶坛石外缘,均雕琢出用于防止上层砌石位移的凸棱。为稳固阶坛,墓葬一级阶坛外,每面等距倚护3块超过10吨的护坟石。
墓室建于第3级阶坛之上,墓道开口于南面第5级阶坛中央。墓室近正方形,长宽约为5.5米,举高5.1米,四壁以大石条垒砌,墓顶用一整块巨石封盖。以体量估算,盖顶巨石重量超过50吨,是墓葬体量最大的一块石材。墓室盖顶石之上保存有黄土掺杂白灰的防渗结构。
“将军坟”是高句丽积石墓建筑技艺发展的顶峰。与同为高句丽王陵,但年代略早的太王陵相比,“将军坟”的体量仅为其四分之一,但无论建筑技艺、加工精度,抑或墓葬形制,均有巨大的改进和提升。“将军坟”阶坛外无封石,更为严整规范,而且全部阶坛石大小规格更为接近,除底层阶坛外,其余各级阶坛规格亦相近。此外,“将军坟”历经上千年风雨侵袭,除墓顶少量阶坛石缺失及墓葬西北角位置阶坛变形之外,整体结构仍稳固如初。
有研究认为,“将军坟”的筑墓石材来自于20余公里之外的集安五女峰。将如此体量的石材开采、加工、运输并修筑成墓,在一千多年前实属难能可贵。
将军坟鸟瞰图。顾聆博 摄
中新社记者:“将军坟”为何能成为华夏文明与高句丽文明相互交融的实物见证?
王志刚:体现高句丽积石墓建筑技艺最高水平的“将军坟”,设施完善、工艺精湛、修治精美,是高句丽积石墓的典范。但是,如果从高句丽的葬制、葬俗上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将军坟”并非高句丽文明固有积石墓传统的简单发展,而是高句丽积石墓与华夏文明封土砖室墓文化因素有机融合的结果。
积石为墓,顶设石圹,圹内置椁,加以火葬,这是高句丽传统的葬制葬俗。积石是为了将尸骨抬离地面,石圹无盖,木椁敛尸都是为了便于火葬。一切结构设施都是围绕火葬而设,表现了高句丽人死后肉身焚灭、灵魂升天的死亡观念。但是,在4世纪至5世纪前后,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之下,高句丽人的死亡观念发生转变。仿照汉人砖室墓,同时结合自身地域、技术特点的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应运而生。
这些封土石室墓以较易获取的石材取代造价不菲的青砖,但形制、技艺均模仿汉晋砖室墓。最初,高句丽的封土石室墓,藻井结构多意图模仿汉晋砖室墓的穹隆顶;在石室中也不再使用木椁,而改用木棺作为葬具;有些墓内还绘制有与辽东汉魏壁画墓题材、风格相近的壁画。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高句丽原有的积石墓传统也随之改变,火葬渐渐减少,木椁逐步消失,一些积石墓虽在外观上仍保持旧有形态,但在墓室结构的处理上却出现了诸如墓道、石箱、盖石等石圹墓未见而石室墓应有的结构设施。
“将军坟”完成了将石室应用于积石墓的最终过程,在其高大、严整的墓室中,使用木棺作为葬具,而不见火葬痕迹。可以说,高句丽传统的火葬习俗和其背后所体现的灵魂升天的死亡观念已彻底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华夏文明的土葬葬俗和其背后逝者肉体安眠的思想观念。
将军坟鸟瞰图。顾聆博 摄
晚于“将军坟”的高句丽王陵则完全放弃了旧有的积石墓传统,改用封土石室墓。虽然王陵如此,但作为高句丽传统葬制的积石墓传统,在中低阶层,在偏远地区,仍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将军坟”在创造和展现了高句丽积石墓建筑技艺最高成就的同时,也谱写和演出了高句丽积石墓王陵的终曲和绝唱。这座外形酷似金字塔的建筑,已成为华夏文明影响之下,高句丽文明进程的实物见证,这正是“将军坟”的独特魅力所在。(完)
王志刚。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简介:王志刚,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高句丽渤海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句丽渤海考古。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集安高句丽王都研究”、国家文物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桦甸苏密城考古发掘”、“霸王朝山城外围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等多个项目。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国际新闻
旅游娱乐
科技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菲龙广场
吃货天地
生活服务
同城活动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