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菲律宾富侨蔡氏如何传家?以砖木石雕训示儿孙

时间:2017-2-18 17:46 0 192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有一处被誉为“闽南小故宫”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民居建筑群即为“蔡氏古民居”,于清同治年间(约186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由旅菲富侨蔡启昌、蔡资深父子两代人历时近半个世纪营造而成。

今人徜徉其间,叹为观止的并非仅限于古建筑的文物价值,还有其背后一代海外富侨的家族理念及其实践。

20170215112020_4030.jpg
被誉为“闽南小故宫”的“蔡氏古民居”。(资料图)


蔡启昌、蔡资深父子于19世纪中期出洋至菲律宾谋生,以香烛业起家,后发展至多种行业经营,以致巨富。

之后,秉着“久远之业,商不如农”的理念,把大量财富转移至家乡,购置田地,兴建大厝,安置各房,构成“阖族同居”的格局。

同时,为保持和延续这一格局,蔡氏父子在古建筑群内以木、砖、石雕的方式设置家训格言,示诸儿孙。

南安官桥的蔡氏家训,概而言之,实是被赋予了维系和延续蔡氏家族的基本功能。

首先是敬祖,追溯先祖,慎终追远。

官桥蔡氏以“莆阳衍派”和“锦亭传芳”自视,将自己的源流追溯至黄帝、周公,在建筑家族聚落的同时建立宗祠,并定期举行有一定规模的祭祖等活动,以提升族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20170215112056_6531.jpg
蔡氏建筑中随处可见家训格言。(资料图)


其次,教导族人和睦共处。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内一处房屋的木隔扇上即记有唐代张公艺“以忍睦族”和宋代范纯仁“以恕待人”的典故。

“唐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隋唐皆旌表其门。麟德初年,上封泰山,驾幸其宅,召见公艺而问其何以睦族之道。公艺请纸笔,书‘忍’字百余字以进,上悦之。盖能忍便和睦也。”

除此之外,蔡氏古建筑群内随处可见各种木、砖、石雕上的文字,均在以不同的方式传递阖族睦居的理想。

诸如“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又如“风波境界立身难,处世规模要放宽;人事尽从忙里错,寸心顺向静中求”等家训格言,不一而足。

再次,在家族的延续和发展途径上,蔡氏将目光也投向了传统的“读书出仕”。

20170215112126_4031.jpg
“蔡氏古民居”样貌。(资料图)


古建筑群内随处可见教导儿孙读书为人的治家格言,如带有深厚儒家烙印的《程子四箴》,在“视、听、言、动”四个方面规训后世儿孙。

也有读书方法上的教导,如黄庭坚的跋语“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纷;精则至意得,纯则成功多”。

还有珍惜光阴的教训,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去寸金还可买,失去光阴何处寻”等。

严格说来,南安官桥蔡氏的家训其实并没有核心的概念和思想。

其家训从内容上虽然可以被区分为敬祖、处世、为学、共居等方面,也大致涵盖了维系和延续家族的多个领域,但似乎仍只是传统普通家族形象在近代的一个再现。

如以宗祠、族谱统领全族,以阖族共居为基本理念,以公产为维系手段,以科举成功作为发展途径等。

20170215112156_9188.jpg
“蔡氏古民居”样貌。(资料图)


但另一方面,蔡氏父子作为在南洋地区成功的华侨富商,其基本追求却反映了中国现代化中的另一面相。

近代华侨因其独特的经济贡献一向被视为中国自晚清以来现代化的一个动力源。

因此,华侨,尤其是华侨富商的形象被严格限制在吸收和传播近代新式文化上。

而蔡氏的家族理念及其实践,却向我们展现了该群体内也有文化复兴和传统维系的一面。

自五四以来,论者多陷于中国发展与西方文化间的关系论争,而在蔡启昌、蔡资深父子眼中,也许这本来就不是一个问题。


来源:人民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