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贝聿铭迎来百岁大寿

时间:2017-4-25 18:43 0 2131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napoleon-2017-042517.jpg

【菲龙网专讯】据《中国青年报》报导,4月26日,建筑大师贝聿铭即将迎来百岁生日,整整一个世纪的时光,被浓缩在苏州美术馆3个不大的展厅里。

贝聿铭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把自己设计的建筑种在了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如今,在接近百岁生日的时候,他终于回到了故乡,就在苏州美术馆往东不到两公里。如今游客熙攘的狮子林,100年前曾是贝聿铭祖辈的宅邸。

在苏州度过了最后一个夏天之后,17岁的他赴美国求学。

a134a7b59f01abc8ff563431a9f87bc9.jpg


经济大萧条的美国,建筑也在悄然革命。建筑师们开始拒绝古典建筑繁复的理念,倾向清新简明的线条和成本低廉的材料。贝聿铭在哈佛大学的老师格罗皮乌斯是德国包豪斯建筑派系的创始人,他鼓励并宣导年轻建筑师设计一种具有社会意识的建筑,相信这种低成本的住宅将改变19世纪以来人们拥挤的生活,并将随着工业化迅速普及全球。

这种建筑理念是贝聿铭事业的起点。上世纪80年代,他将一个玻璃和金属结构的金字塔带到了巴黎卢浮宫;也将光线引入原本昏暗陈旧的宫殿。

当时的历史文物古迹最高委员会直接羞辱他:「贝先生,你这个东西是什么破玩意儿?它看上去很丑,像一颗很便宜的钻石。」幸运的是,法国总统密特朗对他表示了完全的信任和支持。

承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项目时,选址四周是棕红色的洛矶山脉,为了让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贝聿铭日夜在外考察,通宵设计。但前15张手稿都不尽如人意。

有一次,行走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佛得角的一座顶部平整的山上,他意外发现了13世纪印第安人的建筑遗址,这些建筑的形状和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整个环境就是建筑物的一部分。

回到专案工地,他马上安排工人把附近山中开采的石头压碎,加入混凝土中。然后手工敲琢墙面,暴露其中的沙石,使其与周围山色和谐一致。从远处看,这座建筑已经与背后的山脉融为一体。

中美关系缓和后,1974年他终于回到了故乡。贝聿铭在之后的采访中说,希望能尽力找到一种新方式,形成崭新的中国本土建筑风格,是中国建筑复兴的开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