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华人社团是菲华社会的重要支柱

时间:2017-6-21 15:31 0 448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社团,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是普遍存在的非赢利性组织,对于不了解华侨史和侨务工作的中国大陆普通民众来说,也许难以理解社团的作用和对华侨华人社会的重要性。

华侨社团是维系早期华侨社会的主要支柱,那会儿几乎每个华侨都会参加社团,比如宗亲会、同乡会,华文学校大多为社团创办,华文报刊通常也有社团背景。

直至今日,社团、华校、华报被并称“华社三宝”,承担着在海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保留中华民族特征的重任。


微信图片_20170621152612.jpg
华社的展示墙



华社因势而变

早期到菲律宾的华人大部分来自闽南,少部分来自广东,到了异国他乡,守望相助,很自然地以血缘、地缘、神缘为核心,组成小团体。闽粤都是多山之地,十里不同调,百里不同音,地区差异大,所以这种团体就又小又多。渐渐地,行业、慈善、宗教、文教等各种团体次第产生。
  
但总体来说,由于西班牙殖民政府强力推行天主教,菲律宾华人不得兴建源自家乡的庙宇或宗祠作为聚会场所,所以菲律宾华人神缘、地缘社团和文教事业的发展,是迟于南洋其它地区的。
  
追溯起来,菲华最早的组织机构应是1680年成立的岷伦洛华人区公会,这是个兼具宗教和行政性质的组织。据称早在1720年,马尼拉已有华侨米商同业工会。1850年后,出现了不少传统的同乡会、宗亲会。1904年,在大清驻菲领事馆的支持下,菲华建立了小吕宋中华商务局,由此形成了商会在菲华社会中期主导经济和政治作用的模式。
  
进入美治时期后,因美菲当局采取所谓的开明民主自由制度,民众的结社自由几乎不受限制。同时殖民当局采取保护菲人权益、限制华侨经济的政策,华侨意识到要加强内部团结,从而抵御压迫争取权益。因此华侨团体组织发展迅速,既有宗亲会、同乡会,又有各种行业商会,还有以秘密会社、帮会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结义“党”、“社”,维护劳工阶层利益的职工社团,各类文学、音乐社团,慈善公益性社团以及宗教类社团。整个侨社的空气为之一新。
  
到抗战爆发前夕,菲律宾华侨社会有200多个社团组织,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四大社团:中华商会、各劳工团体联合会、洪门团体联合总会、中国国民党驻菲党支部。
  
进入抗战时期,菲华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而建立了许多团体。如菲律宾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菲律宾分会、菲律宾华侨文化界抗日救国会等。
  
二战结束后,特别是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转变,菲律宾华社数量激增。出现了全国性、系统性的总会组织。主要是菲华商联总会(商总)、菲律宾华侨学校联合会、中国洪门联合总会、菲华文化经济联合总会等。其中商总被认为是所有组织的最高机构,它通过自己的商会网络以及和其它各大团体的关系,构筑起菲华社会的伞状权利体系,几乎包含了菲华社会的所有社团组织。这时期,像校友会、狮子会、唐人街消防队这样的新型组织也出现了。
  
1975年中菲建交前后,华社主要的特点是亲大陆派与亲台派之间的对抗。80年代之后,随着国共关系日趋缓和、中菲关系进一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注重华人长期生存和主张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华人团体增多。随着新移民的增多,大型同乡总会出现了,比如1993年成立的晋江同乡总会。

微信图片_20170621153008.jpg
计顺市菲华防火总会

菲华社团林立

在海外各国都有华人社团,但菲律宾是独特的。别看菲华人数不多,但社团数量特别多,而且参加社团的人也多,一个人同时参加多个社团是普遍的事。以至于学术界认为如果做华人社团研究,菲华是最典型版本。此外,菲律宾华侨华人多数经商,更为富裕,祖籍地相当集中,这些特点使菲华社团组织与众不同。
  
菲华社团林立,数量奇多,难以统计,一般认为数以千计,估计是3000个。以菲律宾华人150万计算,平均几百个人就拥有一个社团。其实不能这么计算,因为有许多人不只参加一个社团。同时隶属于多种社团是常有的事,尤其是硕彦巨商,所以有时我们会看到名片就像小手风琴,折成数页,各种头衔依次排列。菲华社团数量奇多,与闽南人的个性有一定关系。俗话说“泉州人个个猛”,大意是闽南人都自认不凡,互不服输。
  
对于社团而言,首要的是财力支持,会费只是象征性的。成立初期,社团骨干的募捐非常重要,地皮、房产、资金的捐赠都可以使社团得到经营资本,日后据此可持续地发展。再往后的兴盛活跃程度也要看社团成员的经济状况和热心程度。
  
菲律宾华人祖籍多是晋江、石狮、南安等地,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并没有这样以县市为单位的同乡会。晋江重商贾轻大义敢冒险,“皆四方萍聚雾散之客”,民风彪悍,勇于私斗而怯于共战,宗亲与地缘就成为整合的主要纽带,其中又以宗亲纽带更为牢固。大家都来自晋江,以乡或村为单位组建才是真正可区别的同乡会。又因晋江乡村多聚族而居,单姓村较多,大家既同乡又同宗,亲上加亲。在菲律宾,有些大姓的宗亲会影响力不可小瞧,比如施姓。
  
直到20世纪90年代,福建侨乡地方政府为加强与海外乡亲的联系,推动菲华乡亲相继成立了以县、市为单位的晋江同乡总会、石狮各乡联合会和泉州公会。
  
目前菲华社会较有影响力的社团包括,兼具综合性和业缘性的是菲华商联总会(商总)、马尼拉中华商会、菲华工商总会;政治性的是与大陆有传统友谊的菲华各界联合会、菲华联谊会以及菲律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血缘和地缘性的有菲律宾各宗亲会联合总会(宗联)、菲律宾晋江同乡总会(晋总)、菲律宾广东侨团总会;文化性社团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菲华体育总会(体总)、菲律宾华文学校联合会(校联)。

华社各有功能

因性质不同,菲华社团各有不同功能。社团在成立初始,都会制定章程,写明宗旨:团结族人、敦睦乡谊、扶贫济困、奖教奖学、弘扬中华文化、维护华侨华人合法权益等等,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
  
如果是宗亲会或同乡会,最典型的社会功能是:帮助新移民解决生活困难和介绍工作;围绕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为成员提供帮助;举办春秋大祭,联络会员感情等。
  
如果是行业性社团,重点是联络经济信息、协调市场、保证借贷等。宗亲会、同乡会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加强经济功能,社团成员借社团活动机会建立生意关系网,社团领袖据此拥有的社会地位和信誉,也会促进他的生意。而今出生在菲律宾的年轻一代华人,热衷参加扶轮社、狮子会、青年会等主流社会的组织,其实也有建立商业网络的目的,而且更可能跨越华人社区的界限,与其它族群建立商业关系。
  
传统的宗亲会、同乡会原本是基本不管政治的,得先解决了生存发展的问题才行。而且原先是侨居社会,大家多想赚钱回家,再说,住在国政府也没打算把华侨当公民。因此华侨不可能有太多的政治追求。
  
20世纪70年代之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批华人加入菲律宾国籍,成为了政治意义上的“菲律宾人”。而且华人社团也意识到,可以通过输送经济利益影响政治决策,从而赢得多方面的利益。比如有的宗亲会或同乡会集中力量支持某一成员竞选地方官员,使其成为利益代言人。商总这样的级别,连总统竞选都能影响到。1995年大选前,商总就公开邀请各总统候选人到商总向华人华裔选民阐述其治国主张,并公开表明政治态度和立场,支持与之关系密切的候选人。对中国、对华侨华人华裔友好的总统,能给中菲关系以及菲华社会带来宽松的环境,影响深远。商总有更长远的规划,2000年,其向菲律宾选举委员会申请注册为合法政治团体,参与参议院功能组别的全国性选举。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行动,也许我们可以期待,有一天菲律宾会产生一位像李光耀那样的政治家,把国家带上成功之道。
  
而在1987年成立的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以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功能引起注目。其创办人洪玉华表示:真正意义上的参政,取决于华人在多大程度上把菲律宾当作自己的国家来关心,愿意为菲律宾尽多大的责任,冒多大的险,以及多大程度上对菲律宾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和姿态。
  
步入21世纪,菲华社团里的左右之争已经逐渐淡化,进入了相对团结的良好局面,但是社团内部和社团之间的利益之争仍然没有停歇。社团普遍存在后继无人的问题。在菲律宾出生成长起来的第二、三代华人对参加华人社团没有兴趣,绝大部分新移民还处在事业发展的初期,无论精力上还是经济上都不具备参加社团活动的条件。林立的社团之间也缺乏统一调度。
  
菲华社团为华社和主流社会贡献良多,寄望他们能兴利除弊,整合资源,发挥出更大作用。


来源:厦门《鹭风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