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说说外交官的孩子们

时间:2018-4-13 14:02 0 2956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 缪玉(原载于《商报》)

在很多人眼里,外交官是神圣的、令人羡慕的职业,就如有人说:可以全世界公费旅游的职业。其实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个职业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酸苦。
  
不说别的,就说外交官家属,随任配偶要舍弃国内的事业,陪同丈夫或妻子在国外工作。如果在和平安宁的国家还好,如果在贫困、疾病肆虐的艰苦国家,或在政局不稳定的国家,那基本没有什么外出的自由,生活只限于大使馆的办公区和家属区活动。耐得住寂寞,学会“自己玩”是他们随任生活的基本功。
  
成人的心理素质总要强大些,容易调整自己,最难的是随行的孩子们,也就是外交官子女。小小年纪,跟随父母不断地转换国家,每到一个国家就要适应常驻国的一切环境,政治条件、生活条件,还包括换语言、换学校、换身边的同学和朋友等。
  
在我随同先生在某国总领事馆工作时,结识了一对夫妇,他们与我们共事几年后转馆去了中国驻另一国大使馆工作。到达后不久,那个国家时有战争爆发,没办法,只能把孩子送回到老家,由孩子的爷爷奶奶照看。那时孩子已经读小学六年级,在小升初的关键时刻,孩子妈妈提前离任回国,把孩子又接回到北京。孩子非常争气地一路考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

孩子在报考高中的“个人陈述”中是这样写的:“我认为人最重要的能力是适应,这个体会来自我的独特求学经历。我一年级随父母出国,辗转去了两个国家上学,六年级才回国,曾经是令老师非常担心的'帮扶对像',却一路'逆袭'在初三一模中取得东城区第一名。同学们佩服我的学习能力,而我最为自豪的却是自己的适应能力。我在3个国家5个学校念过书,每到一个新地方,常常要重新开始,接受新的课程,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甚至要学习使用原来不懂的新语言。这种一次又一次'清零'的感觉有时令人沮丧不安,但回头看去,这些经历锻炼了我的适应能力,让我在克服新的困难中成长,不断掌握新的能力,取得新的成绩……”。一段真挚、质朴的语言,道出的是他少年成长的真实历程,也代表着许多大使领馆孩子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
  
的确,大使领馆里的孩子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小至二个多月,大到升入大学,他们跟随父母行走在世界各大洲,最强的本领就是适应力。
  
其实作为孩子,生活条件的好坏对他们并不最重要,只要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每天得到父母的亲昵和关爱就是最最幸福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前,由于政策的原因,驻外人员在任期内不能携子女出国工作,这就意味着孩子将与父母几年见不到,可以说外交官子女是“留守儿童”这一词最早的使用者。我记得有一位退休的老大使说过,他在外交部工作的36年时间里,有22年的时间在国外,到现在孩子快30岁,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才只有6年。在老一代外交官家庭中,这样的情况及其普遍。
  
孩子不仅是家庭和谐、圆满的中流砥柱,更是父母全身心投入祖国外交事业,安心工作的重要保证。如今国家经济实力增强,政策也放开,孩子可以跟随在身边了,可新的问题又让家长们有喜有忧。
  
由于外交官工作经常轮换,孩子们会在父母任期届满后一同回国,又将面临择校学习的问题。在外国生活过几年,孩子们可以说上一口地道的外语,但中文水平普遍退步,数理化等科目也比国内同龄孩子落下一大截。部分孩子回国后,进不了重点学校,甚至有的孩子不得不留级一年。
  
为了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外交部在驻外使领馆逐渐开办了“阳光学校”,教师由国内公派而来,这一举措让家长们拍手称快,大大的松了一口。我目前所在的菲律宾大使馆,在去年也挂牌成立了“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阳光学校”,教师是来自杭州的优秀教师。孩子们每天在当地学校放学后,晚间和周末再上中文课,实在一点不比在国内轻松。中文课内容完全按照国内的教学大纲,这样孩子们在回国后会很容易赶上教学进度。除此之外,学校还安排毛笔书法之类的兴趣课,加强孩子们综合能力的培养。
  
生活在使领馆里的孩子们个个都是“小外交官”,馆里的许多活动都少不了他们参与。每年春节联欢晚会,大使领馆都会邀请许多嘉宾前来参加,晚会中的表演节目是重头戏,这时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绝活儿,唱歌、跳舞、乐器表演,绘画、书法表演,一展他们的才艺。到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变成了他们的主场,以主人的身份邀请自己的老师、同学,及同学家长参加使领馆举办的庆祝活动,彬彬有礼,语言得体,彰显了我国“小外交官”的外交形象。

在大使领馆子女中,还有一些是上初、高中后才随父母到国外常驻的,这些大孩子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很容易闯过语言关,再把国内学到的本领与国外的知识相结合,取长补短,使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迅速完善,进而融入当地社会。
  
大使馆为活跃大家的业余生活,会成立许多活动组,如俱乐部、读书会等,大孩子们都是积极的参与者。有时,大使馆会与当地社团组织一些体育友谊赛,如篮球、乒乓球、台球比赛中,他们都是赛场上的主力;像读书会活动,这些大孩子更是热衷,推荐畅销书、最新电影和最流行音乐歌曲是他们的强项,他们的朝气和活力,给外交官驻外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缓解了压力,减少了寂寞,增加了乐趣。
  
由于从小在特殊家庭长大,环境的耳濡目染,和父母教育影响,在学习之外,大孩子们更愿意体验社会,做一些公益性的、对国家、对世界有意义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国家发生大事时,孩子们的自觉、自律和超乎寻常的能力突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这是一次巨大灾难,举国哀悼。让人感动的是,大孩子们在就读学校自发组织为汶川赈灾捐款活动。他们自己动手从网络上找图片、制作视频短片,再现地震灾害场景,自己撰写解说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效果不同凡响,最后把募集的捐款全部交给总领事馆。
  
大使馆里的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他们成长的不单是身体,更多的是思想。他们往往“少年老成”,那是因为特殊的生活经历磨砺了他们,从幼小心灵就开始变得坚强、独立、果敢。也许此时他们随父母正在非洲工作,明年就已转馆到靠近北极的挪威国了。一点不惊奇,因为这是父母和他们家庭的常态化,作为子女只能无条件的随行。而他们,不管在哪儿,适应力是应付一切变化的防身武器。

将来,当他们开始工作,或是一名医生,或是一名教师,或一名科技人员,更或者也做了一名外交官,我想,无论选择了哪一种职业,在大使馆的随任生活都将会影响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