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特稿] 台风来袭 马尼拉涨水何时休?

时间:2018-7-21 17:42 1 461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00多年前,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但在菲律宾,尤其是马尼拉,每当雨季,暴雨的来临和强降雨的侵袭却让城市的这点良心变得无处安放。受台风影响,马尼拉近期连降暴雨,开启全城看海模式,洪水让城市交通陷入瘫痪,民众上班、上学、购物都变成不容易的事。洪水淹没马尼拉后,带来的另一个麻烦是垃圾泛滥。大量生活垃圾、废弃物漂浮在水面上,不仅看上去脏乱不堪,而且滋生细菌和病毒。很多马尼拉市民拿起工具,在自家门口打捞垃圾,但不断涌来的垃圾让这项工作变得无休无止。类似情景多年来反复上演,可谓屡见不鲜、司空见惯。

一直以来,城市内涝之水和口水一样横飞,成为马尼拉的痛点。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后的民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民众习惯了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但对久病成疾的积水和交通瘫痪越来越不能容忍了。目前的马尼拉,一旦遭遇强暴雨袭击,城市疾病就会集中发威:突然倍增的洪水在城市里肆意奔流,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低洼地带的居民区随之成了泽国。马尼拉城市内涝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频繁的内涝,固然是羸弱的地下排水管线作祟,但地下排水管线的羸弱,显然来自于执政者地下意识的羸弱。马尼拉雨季内涝成灾,政府却是无能为力,仔细分析,无关技术,关乎执政理念。

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暴雨足矣。一场暴雨,考验的不仅是城市的下水道,还有管理者的规划能力,更检验出城市与自然相处的水平。马尼拉发生内涝的原因很多,既有极端天气的原因,也有应急措施不足、排水管网不发达等原因,但根本还在于政府对城市病的预防。马尼拉人口过快集聚,高楼、马路、水泥地不断扩张,虽然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但忽视疏浚天然排涝系统的建设,终究会给生活添堵。欧美国家城市的排水系统,纽约是按十至十五年一遇标准;东京是按五至十年一遇标准。而在中国,北京一般按一至两年一遇标准,而马尼拉是按照一年一遇的标准建的,但对于小马拉大车似的严重滞后的排水系统,对于内涝依然无能为力。马尼拉内涝应急的硬件设施无法跟上,政策层面的软件设施更是滞后。在一些发达国家,防城市内涝早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比如,美国防城市内涝的法律制度,对城市内涝防范、治理措施,规定得相当详尽;德国有《城市内涝保险法》,不仅减轻了政府的防洪负担和压力,也培养了公民防洪意识;日本有《下水道法》,对下水道的排水能力和各项技术指标都有严格规定。而在菲律宾,尽管也有一部《防洪法》,但在防城市内涝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城市是个有机体,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和谐共生才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应该追寻的方向。如果走反了,就可能一损俱损。城市发展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面对内涝时,拥有更多空间和能力。更长远地看,加强马尼拉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能否变泄为蓄,将雨水就地消纳利用,化害为利不仅体现审美品位,而且关乎生态环境,菲律宾的执政者们不妨细细考量,怎么才能做好这道民生考题。

1回复

yangou123 发表于 2018-7-2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澳大利亚 Telstra国际互联节点
前几天晚上去ZZYZX喝完酒,修完车回宿舍,就T1机场附近,M的,宿舍外竟然变游泳池了,都回不了宿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1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