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时事评论
›
儒商与文人的附庸
菲龙网管理员9
有 448 人收听 TA
8849
主题
10382
回复
21423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时事评论
订阅
|
收藏
(
2958
)
菲龙网管理员9发布过的帖子
0/559
起诉老杜没有道理
0/309
农业部将呈总统愿望清单
0/317
法院拒绝郭华萍保释申请
0/379
央行:当前纸币将继续流通
0/582
钞票上没了英雄 马家被批奴化人民
0/284
爱国集团众议员敦促 对莎拉弹劾案采取行动
3/688
支持小马取缔地下离岸BC业
1/366
3962人通过全国律师会考
2/632
菲迄今已遣返2300名BC人员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时事点评]
儒商与文人的附庸
时间:2018-8-2 11:31
0
2648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钟艺(原载于《商报》)
多年前,菲华社会曾流行一个名词或谓称号,即:“儒商”。近年来,已不多闻。目前,菲华社会的新动向是“一个班子,两块招牌”,即:一个社团在原有的名称外,再加一块“商会”的招牌。此况正逐渐升温。目的,据闻是为了与中国大陆的“国情”接轨。
说回“儒商”。富人酒饱饭足之余,附庸风雅,深究起来,是“古已有之”。而文人对富人附庸风雅产生排斥也是“由来已久”,或讥之不懂文艺装懂文艺,或嘲之为出风头而参加文艺活动……。
可是,倘若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附庸者,乃依附之意。一个人“腰缠万贯”之后,还想着向风雅靠拢,甚至依附之,可见其对风雅的崇尚与仰慕。尤其,今日的华社,文化人是没啥社会地位的,虽贵为一校之“长”,在学校举行庆典、拍集体照时,若非有人临时加了一张椅子,校长先生就得让座于众校董大人,与学生们同列充当“布景”。
然而,文人真的那么清高、从不附庸什么吗?早在清朝时,就有人提出质疑:“文人每好鄙薄富人,然于诗文之佳者,又往往以金玉、珠玑、锦绣誉之,则又何也?”(清代张潮《幽梦影》)。此话一针见血,说穿了,文人多多少少亦慕富。 “诗仙”李白先生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揭穿了文人的老底!当然,像陶渊明、杜甫、朱自清之类的有骨气的文化人还是有的,只是像清官般属于凤毛麟角。
历史告诉我们:倘若文人附庸于富人,顶多是昧着良心为彼等鼓吹,为害不大。一旦依附了权贵,仗势打压同仁,尚属小事;如“文革”期间,炮制出在“四人帮”控制的媒体上的“满纸荒唐言”,那可是祸国殃民。
因此,每一位文人都应紧记曾子先生的教诲:“吾日三省吾身”。别只顾讥讽富人附庸风雅,而忘了拿镜子照一照自己。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