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诗词】杜甫:遇见李白的那年,我的人生还有梦想

时间:2018-12-26 11:19 2 484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01
公元767年的秋天,杜甫孤身一人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这一年,他56岁。与贺知章、白居易、元稹,这些老年富贵的诗人大相径庭的是,此时的杜甫正遭遇病魔缠身,身体状况极度糟糕。更窝心的是,他的生活此时亦极端困窘。雪上加霜这个成语,用在杜甫身上,最是贴切不过。
年老多病,又孤身一人流落他乡,杜甫站在白帝城外的高台上,登高临眺,顿时百感交集。眼中所见,意中所触,无不引发他身世飘零的感慨、老病孤愁的悲哀。他的泪水打湿了眼眶,一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就这样诞生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02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句诗,足以媲美王勃《滕王阁序》中'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只是不知比起李大哥《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如何?“杜甫心想。他擦了擦眼泪,擤了擤鼻涕,望着悠悠远逝的长江水,心中不觉又念起了李白,那个让他崇拜钦佩了一辈子的大哥。他,还好吗?其时,李白与世长辞已有五年。关于李白的死讯,杜甫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知不知道又能怎样?这会影响他对李白的思念和崇拜之情吗?杜甫的思绪不觉又回到了23年前,他初遇李白的那个夏天。
03
23年前的夏天,正值人间四月天。确切一点说,就是公元744年的4月。在中国文学史上,那是个值得纪念的时间。那年4月初夏,杜甫与李白邂逅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关于他们的这次见面,后世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见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紧逼我们的想象,比如说,晴天里月亮和太阳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黄天的祥瑞。
这一年,杜甫33岁,李白44岁。和默默无名的杜甫相比,李白当时已经名满天下。只是他的人生颇不如意,生活满地鸡毛。当然,这些皆与他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的宰相梦破灭有着一定关联。
蹭蹬的杜甫此时虽然无法与李白相提并论,但此时的李白,已是“黄瓜打牛,半截子撅了”(西北话,人生过半,老之将至的意思)。最近在Fancast里面听了百家讲坛康震老师讲解的关于李白与杜甫之间的故事,对二人之间的友谊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如果身在海外的你也对他二人感兴趣,那就打开Fancast吧!而杜甫,他的人生却正值壮年,充满无限可能。李白的人生理想是:做辅弼之臣,成就千秋不朽之功业。杜甫的人生理想却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正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他们好聚后的好散是必然的。公元755年的冬天,李白杜甫握手惜别。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别,竟成永远。
04
与李白分别后,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为了梦想,他形单只影的蹲在陌生又熟悉的长安街头,手捧着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泡馍,边吃边回想起十年前那个风度翩翩,任性潇洒的自己。
那时候正值开元盛世,24岁的杜甫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虽然名落孙山,落第而归,可他全然不在乎。对着放出的皇榜,他绝对敢竖中指,说一句:“功名算个屁!与其为功名所困,倒不如趁着年轻漫游天下来的痛快。”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杜甫,当即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海外华人,下载fancast,听书+追影,真正的视听体验,听书无需帆回国内,全世界走哪听那,最重要的是免费,6000万+的海量内容,满足你的视听需求。他一路游遍了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在山东,当他登上泰山顶峰,俯视苍穹,面对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高大巍峨的气势,神奇秀丽的景色时,不禁生出雄心气概,以他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写下了著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5
杜甫的思绪回到了现实,手里捧着的那碗羊肉泡馍还在冒着大股大股的热气。扑面而来的热气再一次湿润了他的眼眶,杜甫心里酸溜溜地难过极了。
“不知道李大哥在长安时,有没有吃过这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杜甫心想:“我一定要像李大哥一样,在长安混出名堂。”他伸臂抱拳为自己加了加油。
下决心要混出名堂的杜甫,在接下来客居长安的岁月里,他经历过权相李林甫编导的闹剧“野无遗贤”;也经历过不得不向权贵之门拉关系,套交情,孜孜不倦投名片的无奈之举;更经历过向唐玄宗献赋成功后,在集贤院苦等工作的枯燥日子。
春去冬来,花落花开,十年岁月就这样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了。直到公元755年,朝廷才给杜甫分派了一个河西尉的小官。杜甫说:“我不愿任此官职(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于是朝廷就让他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
这一年,杜甫44岁。人到中年,除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硬梗,还有为了生计不得已的低头接受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个所学无用的职位后,杜甫于这年十一月前往蒲城探视家人,想着接他们到长安去,一起吃羊肉泡馍。他刚一进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他的小儿子因为没饭吃饿死了。而在大街小巷里,大家却在奔走相告着另一个更可怕的消息:
安禄山造反了!
06
安禄山起兵造反,不仅摧毁了大唐王朝的繁华盛世,也给杜甫的人生间接性的造成了一定困难。安史之乱兴起,平定的那些年,忠君爱国的杜甫也是吃够了苦头,受尽了祸害。他孤身冒险,东奔西跑,出长安,奔灵武,过秦安,入四川,颠沛流离,苦难不堪。在长安,他写下了催人泪下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成都,他写下了感人肺腑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还是在成都,一个“八月秋高风怒号,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时间,他手摸着“布衾多年冷似铁”,眼看着“床头屋漏无干处”,万分感概,不禁发出了一声千古绝唱: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唉,过去了,都过去了!还想这些干嘛?李大哥死了,我也老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年老多病的杜甫,裹了裹身上单薄的衣衫,一步一步缓缓的走下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三年后(公元770),杜甫逝世在潭州发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大概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的脑子里依旧会闪现过李白的身影吧。


2回复

菲律宾引6扛把子 发表于 2018-12-2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江西省南昌市 电信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一个人的孤岛 发表于 2019-1-20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举报 来自: 菲律宾
李白:谁说我认识杜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2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