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时事点评] 在夕阳里收获春华秋实

时间:2019-2-15 14:11 0 388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温陵氏 (原载于《商报》)

案上一本《林鼎安自选集》散发着浓浓的书香,这是老朋友鼎安兄80寿辰,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祝自已生日快乐,为自已献上的特别生日礼物,封底内页大号字写着“祝阿公80岁生日快乐!”,五个内外孙男孙女的欢声笑语溢出书外,温馨无比。

鼎安兄近60年的写作生涯,可分成两个阶段:在故乡泉州担任公务员、记者、编辑,曾于《福建日报》、《厦门日报》、《泉州晚报》、《福建文学》、《泉州文艺》、《石狮文艺》、《散文百家》、《刺桐》、《百源》等刊物杂志发表了大量的作品;九十年代末退休后移居菲律滨,放弃“颐养天年”继续发挥“余热”,曾在菲律滨侨中学院任教并兼职“菲律滨华教中心”文秘和出版部编审,在《世界日报》开辟“百姓闲话”专栏,二十几年来,天天与百姓为伍,为百姓伸张正义。先后结集出版了涉及小说、散文、剧本、诗歌、评论、报告文学、民间文学、人物传记、随笔杂文等24部书,自选自编的《林鼎安自选集》就是从数百万字的作品中精挑细选的心血结晶。

集“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四辑合成厚厚一部《林鼎安自选集》,其中收入写于20世纪70-80年代的小说14篇,“作品大多都是纪实性的,自已经历,或他人的。”(选集《自序》),作者运用写实的手法,展示特定时期平民百姓真实的喜怒哀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写实主义文学”。

请看短篇小说《梅姨》的开篇描述:

泉州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海外关系:亲堂叔伯,姑姨舅妗。逢年过节,三十五十、一百八十,“马克”、“比索”、“美钞”……亲戚高兴,朋友欢喜,泼了一阵“西北雨”,滋润了许多人的心。

旅游季节到了,或年兜边了,海外亲人回来了,大包小包的,采电、收录机、冰箱或奇装异服,中旅社挤得满满的,广场上尽是等客的人。几十里外的南安人、惠安人也到泉州等接“番客”来了。

然后是小车走,,三轮车走了,满载进口货的板车也拖走了。

数十人簇拥着唯有的一位“番客”,走在前面的满脸春风地引路,依着“番客”身旁的道着不尽的阿谀奉承话;走在后面的喜孜孜地翻看着手中的日本裙、西装……

闽南侨乡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情景在70年代是随时随地可见,时过景迁,如今就像一张褪色的黑白老照片,记忆将随老一辈人的老去而消失,而对年青一代却是天方夜谭的伊索寓言。

再看《玉琵琶》:“她仿佛看到了一位华侨张着一双饱噙泪水、充满渴求的眼睛,在等待她唱一曲乡音。”

而,《意外的爱情》:“一个专案组组长,竟然爱上一个重点审查对象。”……

六十年前的一篮《野梨子》,敢情还能让耄耋之年的鼎安兄“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想当年善良纯情的村姑,仍然孤独地守住苍老守住憔悴:“在等呀,等一个好人,一个多好的人……”,而从内心发出真情长吁:“恨更应清除,唯有留下来的是爱,唯独爱不能忘。”(选集《自序》) 。

如果说,情感细腻,贴近生活,贴近人性,是鼎安兄创作小说的特长,那末,独特的语言风格,巧妙的运用语言枝巧则是鼎安兄写散文的特色。

儿时的记忆十分清晰,外婆家在清源山脚下的马加埔村,村前有口大池塘,塘边有两株老气横秋的大榕树,凸起的榕树根高高地露出地面,几乎占满半条入村小路。突起的树根如座椅、如马背、交缠如花篮、如睡床,小伙伴们常在这里嬉戏追逐,惊破了村里老人靠在树干上的梦,拢乱了荷锄归来农夫片刻的歇息,连同那平静如镜水面上的鹅、鸭,也掠起了串串水珠,池塘顿时热闹起来了。

池塘最热闹的是在傍晚,孩子们在池中游泳、“打水战”,浪花四溅;日落而息的农妇在这里洗衣、谈笑;更有那爱唱南曲的乡邻在塘边弄起了“四管”琴弦。

……

可如今,不但那黑油油的田园全没了,连村前的那口池塘也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林立的钢筋水泥。那池塘早已流干了眼泪,被三二栋高楼埋到地下去了。

──摘自选集《消失的澎湖湾……马加埔》

当乡音融化成文字,乡土气息便扑面而来,引起读者和作者共鸣:乡情泛滥,乡愁油然而生,乡思稠了。

接地气又不失优雅是鼎安兄散文作品的另一个特色,如《母校的那株龙眼树》、《“菲华”的另类含义》、《菲华女性》、《吕宋客舅舅》、 《瓜蔓之思》、《南少林过去的背影》等等篇章,耐读且耐思,越品越有味。

屡屡向海外朋友炫耀自已是来自“南少林故乡”的鼎安兄,38年前写下的意味深长的诗作《东西塔印象》:“在凡人的眼里/你不过是两座石头的塔身/在生意人的眼里/你只作为商标的摹临/在情人的眼里/你是山盟海誓的见证/在游客的眼里/你为留影的少男少女贴金/在考古家的眼里/你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品/在战斗者的眼里/你是一尊威武的将军/我想起儿时听妈妈说过的话/塔有多高,它的地基便有多深”(原载1981年《百源》杂志第二期),现在读来仍然令人荡气回肠。

二零一三年仲夏,鼎安兄在故乡题赠一本刚出版的专栏文集《岁月深处》,在书末一篇“夕阳,别落下”文中写道:“夕阳,别落下!这是一种呼唤,一种挽留。”。古人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道:“夕阳无限好,管他近黄昏!”。

五年后,《林鼎安自选集》横空出世,在夕阳里收获春华秋实。

2019年1月18日于宿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