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美学心得(第二百二十四集) 罗国正

时间:2021-8-11 17:55 0 2917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美学心得(第二百二十四集)
罗国正
(2021年7月)

2987、清朝画家方士庶认为:绘画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因心造境,以手运心”。“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绘画则“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他还认为:“古人笔墨具见山苍树秀,水活石润”,用笔“长短大小,断续顿挫”,用墨“干湿浓淡,魂魄骨肉”,布局“宾主反侧,聚散交插”。创作出来的作品“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宰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他强调“读书养气,以培其元”,“以心醇”至“笔和”,现出“貌古而神逸”。
以上是方士庶一生学习、创作中国画所感悟的金句,为美学增加了亮点。后学能将这些金句内化为心法,心中有了明确的准则,将成为学习、创作中国画时的灵魂一部分,以有效地指导艺术活动的过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并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2988、清朝文学家厉鹗,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时举人。少年时家贫,性不苟合,工诗词。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以“美人香草”寓“残蝉身世”,属“雅”。
2、“词源于乐府,乐府源于《诗》。四诗、大小雅之材,合百有五。材之雅者,风之所由美,颂之所由成。由《诗》而乐府而词,必企夫雅之一言”,而可以卓然自命为作者”。
3、“托兴乃在感时赋物,登高送远之间,远而文,澹而秀,緾绵不失真正”。
4、“两宋词派,推吾乡用清真,婉约隐秀,律吕谐协,为倚声家所宗”。
5、“尝以词譬之画,画家以南宗胜北宗,稼轩、后村诸人,词之北宗也;清真、白石、词之南宗也”。
……。
下面选厉鹗二首诗给大家欣赏:
      灵隐寺月夜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距今近一千七百年。香界,指佛地。白:形容月光。群动,泛指各种声音。磬:僧的乐器。四天,即四禅天,这里泛指天空。
     湖楼题壁
水落山寒处,盈盈记踏春。
朱栏今已朽,何况倚栏人。
盈盈:美好貌。踏春:游春。“朱栏”二句意从苏轼的“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脱胎而出,严长明评此诗说:“可谓情深”。
我的判断,厉鹗的心境和文学成就,与当上举人后,屡试不第,然后专心著述,热爱上山水和文学有密切关系。他的词学是尚雅,并在此基础上重视“托兴”,在内涵上不专注形式的精雕细刻,而在乎人生和时代的关联。他推崇北宋周邦彦的词风,对浙派词有新的开拓。后有人评:他未能真正继承《诗》、《骚》中的比兴寄托,只是形式工丽,意义显得浮浅。我认为,这些评价是比较公允的。《诗》、《骚》是文学史上的伟大高峰,能真正继承得到,实属不易。所以,要走向大成功,首先要全面深刻地掌握到经典作品、经典人物的神髓,接通其气路,将自己置身于大视野、大情怀之中的感悟,努力学习、丰富体验,在正确、清晰的思路指导下,不断进行创作探索,以求每过一段时间就有新的飞跃,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渐渐接近高峰,甚至创造新高峰。

2989、清朝音乐家汪烜,除精通音乐外,还博综儒经,又善绘山水、人物、花鸟等。他的美学思想有个重要特点是,用儒家理念贯通在艺术理论上,以表达自己对人和事的理解。并以这理念与艺术结合来修行,来追求人生的境界。下面将他的主要美学观点摘录如下:
1、他认为《乐记》的“大旨”是“慎所感”。
2、“人心体用,不外感寂二端”。
3、心“寂”时,“一理涵于太虚,无善恶邪正之可言”。心当“感”时,七情、顺逆、邪正、是非等产生。
4、人所感,“得其天理之正,则视色听声,咏歌舞蹈,何莫非天理之存?”
5、“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降”,“以正感人而人胥化于正也。”
6、他以“淡和中正”和“天人合一”为音乐舞蹈的审美标准。“以声之合律也,此人之声与天地之气自然而相应者”。
7、“中者,性命之正,喜怒哀乐之未发,不偏不倚者也。”“和者,事物之宜,率性之自然而发,而皆中节者也。”
8、“中和者,诚也,天道之本然也。”
9、“性非尽物不足以兴”,“情非温厚不足以道”,“气非和平不足以讽”,“声非正大不足以诵”,“心非自得不足以言”,“字非浃洽不足以语”。音乐爱“美”而厌“暴”与“鄙”,“乃谓乐语也”。
10、舞蹈之美,要“听气和平之音,志意得广”,“执其于戚羽龠,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进退得齐”。
11、“乐,和而已,而用子加以淡之一言,犹先进圣人云也。”
12、“节有度,守有序,无促韵,无繁声,无足以悦耳,则诚淡也”。
13、“至淡之旨,其旨愈长,惟其淡也,而和亦至焉矣”。
……。
从汪烜以上的观点看,他的目标是明确的,思路是清晰的,观点内在的逻辑演进是较严谨的,大的分类也是合理的。他所追求的是儒家做人的最高境界“中庸”之道。并在周敦颐“淡和”观点上,进一步注重“淡”。他将“人心体用”不外两端:感和寂。“寂”的状态,则“一理涵于太虚”,尤其经常真切体会过荣华富贵,热闹的生活后,在繁华落幕之时,洗尽铅华始觉真的人,对“寂”会有很多感悟的。问题是艺术的本性是不能“寂”的,只能“感”。感情是艺术世界的主要内涵。没有感情,就不存在艺术。这点汪烜应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运用了儒家的折衷的办法——中庸,主张“淡和”。在“淡”与“和”两者之间,他侧重于“淡”。他认为:“惟其淡也,而和亦至焉矣”!这些都充分表明,汪烜着重于通过艺术作为手段,以实现他的儒家理念,达到“中庸的人格”。这也不失为一种修行的方法,但肯定不是唯一的方法。
当然,作为音乐家的汪烜,他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和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对艺术本体的研究,站在更高更广的全球视野上纵横审视艺术,汪烜的见解就显狭隘了。首先,他这种美学观点,缺乏包容性。事实告诉人们,世界各民族、各种信仰所产生的艺术家,所创作的伟大作品,灿若星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在千条江河归大海中,儒家的艺术只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河流。第二,没有广泛性。如果只按汪烜的观点来搞艺术,那只有阳春白雪,没有下里巴人,只能在象牙塔里唱歌跳舞,只能曲高和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杂剧、传奇和自己创作的歌谣、俚曲就会受到严重打击。这样,就会将“雅”与“俗”完全对立了。他不明白,雅俗可互生,还可以雅俗共赏的道理。第三,其实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仅仅只会用形式逻辑是不够的,更多情况是需要辩证逻辑来进行的。这样,头脑才会闪耀着灵光。例如:人们不能只知道“淡”可以“和”,而不知道“浓”也可以“和”。常言道,浓情蜜意,也常见到很和谐啊!人们不能只知道不偏不倚、平稳的美,而不知道倾侧、险势、激情四射的美;人们不能只会欣赏平湖秋色的美,而不知道在急浪险滩中飞渡,取得很好平衡的乐趣。第四,艺术家将艺术移情到宗教信仰、政治、经济等等,从古至今都是具有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但人们无可否认,美学和艺术自身有较为完整的体系,也可以无须向外移情于其它理念和体系,就可以具有相对独立完成的条件,追求美学的境界,……。
写这么多,我判断读者已理解到我的想法了。

2990、清朝画家邹一桂,是雍正时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工花卉画。他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写其形,传其神”。反对苏轼的“论画从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观点。认为“未有形不似而反得其神者”。
2、反对“动曰取态”的画风,“谓之游戏笔墨则可耳,以言乎画则未可也”。
3、“活者,生动也。用意,用笔、用色,一一生动。”“脱者,花如欲语,禽如欲飞,石必峻嶒,树必挺拔。观者但见花鸟树石而不见纸绢。”
4、以“虚”传“实”,以“实”显“虚”。
5、“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日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以数者虚而不可以形求也。”“实者毕肖,则虚者自出”。
6、“画以象形,取之造物,不假师传。”“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才能“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的境界。
7、“变易古法,别开生面”。
8、西画“笔法全无,虽工亦匠”,“不入画品”,但“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沗,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布影由阔而窄,以三角量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甚醒目。”
邹一桂的绘画观点,很多都是继承前人的,但历史发展到他所在的年代,他已有条件开拓出中西绘画透视的比较,并讲出对西画的相关评论,这对绘传统中国画的一部分人是一个重大的刺激,或借鉴。他在这方面就非常明显地超越了前人,并奠定了他在中国美学史上取得的重要地位。
关于写实还是写意的问题,无论是在画坛上,还是不同层次的审美者,历来存在三派的观点:有的喜欢写实的;有的喜欢写意的;有的则认为,特定的心境、环境、题目,该写实则写实,该写意则写意,还可以写实与写意有机结合。我赞成第三种观点,关键是正确把握好“度”。邹一桂是赞成写实,反对苏轼写意的观点,从今天看来,漫画、摄影、抽象画及各种抽象、意象艺术的发展,已证明他的观点狭隘。其实,艺术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以什么方式表达为佳,就用什么方式。无须拘于一格,更显灵性。这是搞艺术的人,须明白的重要道理。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能达到邹一桂这样的成就,已相当不容易,他很多观点,都是值得后学们借鉴、学习的。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