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英伟达回应虚拟黄仁勋仅现14秒

时间:2021-8-13 16:16 0 360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8月12日晚间,英伟达对于“虚拟黄仁勋”召开发布会,“骗过”观众的说法做出了澄清。该公司在一份更新的博客文章中表示:“当然,主题演讲离不开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站在舞台中央,全部1小时48分钟的发布会上,虚拟黄仁勋只出现了14秒(从1:02:41到1:02:55),其他时间都是黄仁勋本人召开的发布会。”
DSC0000.jpg



在英伟达的发布会上,以全息形象出现的站在Holodeck(虚拟甲板)上的虚拟黄仁勋介绍了公司的CPU产品,然后切回到厨房中央舞台的黄仁勋是真人。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以真人的形式来做整个发布会。”英伟达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从技术上来讲,肯定能够实现虚拟人替代真人发布。”
英伟达的澄清让网友倍感失望,再次回看发布会时,人们会发现站在Holodeck上的黄仁勋也并不十分逼真。事实上,这种技术在国内早已存在。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叠境数字科技公司创始人虞晶怡对第一财经记者进行了相关情况的介绍。
依托于上海科技大学孵化成立,叠境数字以智能视觉、光场技术、深度学习技术为核心,提供三维数字孪生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面向影视娱乐的自由视点和虚拟数字人。
虞晶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叠境数字拥有的整套软硬件协同的技术平台都是自主研发的,由高清人脸重建、人体重建和虚拟人,以及大型超逼真环境重建系统组成。“我们的平台与英伟达不同。”他说道。
第一财经记者曾在几年前就体验过上海科技大学的360度环绕摄影棚,与为制作全息动画采集黄仁勋照片的摄影棚构造相似。
DSC0001.jpg



虚拟人的构建主要依靠实时三维重建和渲染技术,凭借先进的光线追踪技术,可以直接采集三维世界的光线,不仅能重建物品的几何模型,还可以重现物品光照特性以及金属、木质等不同材质。
但英伟达仍然走在了“元宇宙”世界的技术最前沿,其虚拟协作平台Omniverse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未来通过VR、AR和3D等技术实现方式的结合,虚拟和真实世界的边界将会被打破,可能出现更多“以假乱真”的事件。
延伸阅读:
英伟达是怎么在发布会里,造出来一个假CEO的
“ 啥?之前英伟达发布会上的老黄不是真人,是渲染出来的空气老黄? ”
今天早上托尼一到公司,就听到有几个同事,正围在一起讨论这个听起来有点奇怪的话题。
仔细一打听,原来是量子位发布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说老黄今年4月GTC的视频演讲,是电脑渲染出来的假人。
要是英伟达真的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技术,托尼觉得人类进入到《 刀剑神域 》以及《 头号玩家 》的世界也不会太远了。
那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托尼从头到尾去看了一下英伟达发布在计算机图形图像特别兴趣小组 SIGGRAPH 在今年的特别会议上,所发布的视频。
这是一支英伟达出的宣传片,标题是 “ Connecting in the Metaverse : The Making of the GTC Keynote ” ( 连接元宇宙, GTC 主题演讲是怎么制作的。 )
DSC0002.jpg




里面有关 “ 空气老黄 ” 的部分大概是这样的。
在2020年推出 RTX30系列显卡的时候,老黄第一次用到了自家的厨房来当作自己的演讲背景,也诞生了把显卡从烤箱里拿出来的名场景。
DSC0003.gif




尽管这个创意很棒,但老黄觉得,“ 厨房发布会 ”( kitchen Keynote )还有进步的空间,毕竟观众都喜欢有新鲜感的东西。
于是在今年的英伟达发布会之前,老黄就给自家的团队派了任务,让他们整个新活,最好能秀秀肌肉。
而这段创意,就是是老黄在介绍自家的 ARM CPU 时,加上的转场特效以及后面的硬件介绍。
转场效果▼
DSC0004.gif




根据这支官方影片给出的信息,托尼认为整场发布会除了这段之外,别的应该都是真人实拍。
而为了完成厨房 “ 百变金刚 ” 的特效,制作团队在老黄家厨房的角角落落,拍了上百张的照片取材,并把老黄厨房里的所有物件都做了精细的建模。
DSC0005.gif




动画建模 ▼
DSC0006.gif




他们还调皮的在其中一些物件上做了点彩蛋,比如他们在咖啡研磨器上打上了 Nvidia 的字样。。。
DSC0007.jpg




把橄榄油罐子的名称改为了自家的 AI 训练软件 “ Tao ” 。。。
DSC0008.gif




最搞笑的是他们还在背景里放了一个老黄的乐高小人。
DSC0009.png




当然厨房的变化,是在为接下来的大场面做铺垫。
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远景镜头中介绍 CPU 时出现的老黄,是建模合成的假老黄。
DSC00010.gif




这段内容要是不仔细看,也确实不知道是真人,当时托尼看的时候,还以为这个场景只是简单的绿幕抠图特效。
当然,至于厨房里的老黄是不是 “ 假 ” 的,现在似乎引起了一些争议。
但实际上,制作团队真的是用建模和渲染的方式,造出了这么一个“ 空气老黄 ”,而渲染出一个活动的人,要比渲染静态的厨房要难上许多。
这个效果的呈现和现在电影和游戏中真人抠图 CG 的流程差不多,首先需要给老黄本人来一通360度无死角的3D 扫描拍摄,包括了脸部和全身。
DSC00011.jpg




甚至还给老黄的皮衣单独做了扫描。。。
DSC00012.gif




在有了基础的身体信息之后,再把这些照片导入电脑,建出了一个老黄的模型,为了让这个模型做到以假乱真,英伟达拿出来自己的看家本领——用 AI 来训练 “ 空气老黄 ” 的面部表情。
DSC00013.gif




托尼感觉这个过程有点像前一阵大火的“ Deepfake ”换脸技术,只不过他们是把老黄真实的照片结合到老黄的模型脸上,真上加真,最后的呈现效果也更像那么回事了。
他们还用到了一个叫 Audio2Face 的软件,让老黄脸部的模型肌肉,能随着他说话的声音来做出变化。
DSC00014.gif




至于身体的的动作,则是请了一位演员来模仿老黄在说话时的动作、形态,在用专业的设备捕捉完一系列的动作之后,“ 空气老黄 ”就进入到最后的渲染阶段了。
DSC00015.gif




巧了,这部分又是英伟达的强项,在用自家的光线追踪调整完效果之后,英伟达直接调用最不缺的 GPU 算力,分分钟把“ 空气老黄 ”打造到最佳状态。
DSC00016.gif




大家发现了没有,这支影片表面上是在解密英伟达发布会的幕后制作,实际是秀了一波大肌肉。
繁杂的操作加上不同专业软件之间的协同,正常制作那么一个特效,肯定要花上不少功夫。
那为什么英伟达可以做的那么高效呢?猝不及防的东西来了。
这是因为英伟达官方打造了一个叫 Omniverse 的平台,专门为各种图形处理软件,提供了很强的技术支持。
DSC00017.jpg




这个软件的灵感来自于一个叫“ Metaverse 元宇宙 ”的概念,它原是指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所有现实世界的人,在这个虚拟世界都会有一个分身,很多轻小说和二次元作品都沿用过这样的世界观。
川原砾: “ 这个我熟! ” ▼
DSC00018.png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元宇宙 ” 这个概念这两年在互联网上的热度真的
很高,脸书的 CEO 扎克伯格还特意建立了一开发小组,剑指未来。
之前差评君有科普过相关的内容,想要了解 “ 元宇宙 ” 的同学可以跳转阅读一下。
而英伟达的 Omniverse ,是把打造“ 元宇宙 ”的这些软件工具,一个个都串联了起来,提升创造虚拟世界的效率。
有一说一托尼觉得这个创意还挺吸引人的。
虽然说现在我们离那样的世界还很远,但 Omniverse 平台上的功能,也确实站在了生产者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比如说在汽车行业,它就有着不小的作用。
Omniverse 在宝马那,把它的超级工厂整个渲染出来,渲染的画面也极其逼真,包括各种材质上的灯光,以及工厂里工作的工人,都原原本本的渲染出来。
DSC00019.jpg




这还没有结束, Omniverse 搭配 AI 还能对工厂的配置策略进行优化,针对不同的车型,能随时对流水线进行模块化的修改,从而更加准确的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除了模拟造车,它还能模拟汽车试验。
比如可以在 Omniverse 里模拟汽车的风洞试验,获取风阻系数参数和各项测试数据。除此之外,它还能真实模拟出各类试验,既可以帮助车企节省试验成本,还能简化开发流程。
DSC00020.jpg




相比于做汽车试验,接下来这个训练自动驾驶就更厉害了。
目前汽车自动驾驶的数据采集,需要在实际的场景和道路进行,并且反复多次的训练,费时费力。
而 Omniverse 可以建立出更加特征鲜明的真实环境,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加快自动驾驶算法的测试和视觉学习。
DSC00021.jpg




再举个例子来说,当前依靠端到端策略的自动驾驶车型,往往更加依赖车辆的视觉识别系统。
但它们经常会把路边广告牌的人像照片识别成真正的人,然后记录在册,这会大大降低视觉系统的训练效率。
而 Omniverse 所建立的模拟道路环境,并不会把路边的人像广告牌去掉,而是加强广告牌人像的特征,让 AI 能更好的分辨人和人像,就是分清什么是真人什么是人的照片。
DSC00022.jpg




之所以说它可以打造“ 元宇宙 ”,可能本质上还是因为它描绘的未来足够强大,也足够方便。
它不仅打通了各个专业领域3D 建模软件的互通操作,还开放了统一的 API ,让使用者们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修改内容、替换素材。
DSC00023.jpg




这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 Omniverse 避免了来回导出大素材量文件时的风险。
另一方面, Omniverse 上的素材库和渲染功能,极大的缓解了建模软件臃肿难用的现状。
就拿建筑软件 Sketchup 草图大师来说,要是想在建完模之后进行渲染,大都会安装一个叫 V-Ray 的插件。
用过的都知道, V-Ray 版本的匹配问题以及时不时的崩溃,经常让使用者欲哭无泪。
而且 V-Ray 在渲染的时没法做到实时预览,每次都需要先渲一张小图看效果,然后调整参数进行修改,并需要自己去添加素材资源。
DSC00024.jpg




而 Omniverse 上强大的实时渲染器和丰富的素材库,要是真的有想英伟达宣传的那么强大,那么对于创作者来说,这功劳不亚于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
目前在 Omniverse 上,它支持Ps 、虚幻引擎、 Unity 、 Maya 玛雅、 Sketchup 草图大师、 Rhino 犀牛、 Revit等绘图、建模软件,涵盖了建筑、游戏、工业设计、影视等各行各业。。。
DSC00025.jpg




对于图形工作者来说,属实是一大福音。
总的来说,英伟达构造的 Omniverse 在未来的前景,真的无可限量。
DSC00026.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