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马云、许家印、董明珠,都自信过头了…

时间:2021-10-4 11:52 0 740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DSC0000.jpg



作者:关不羽
前几天一个访谈节目的旧视频被“考古出来”,文物专家马未都老师在视频里绘声绘色地讲述对一位国内知名企业家的观感,那位的排场、手下训练有素的伺候,全程爆笑。
于是网上有传闻说马未都说的是许家印,这个旧梗成了许老板的新段子。
其实马未都讲的不是许老板,而是另一位地位相当的大老板。但是,许老板也有自己的段子,很多老板都有可以笑翻全场的段子。
那些确实是笑话,却有发人深省、很不好笑的另一面。
1
恒大的职工篮球赛,真是比情商吗?

许老板好像很爱球类运动,除了足球还有篮球。恒大员工版的《和领导打球的正确方式》让人看到了篮球赛的另一种打法——九个人哄着一个人玩儿,全程为许家印保驾护航,场面非常欢乐。
许老板在中国众多大老板中算是玉树临风的,球场上的英姿堪比流川枫——却是慢速低配版的。走的是猫步,投篮动作带着太极拳架势的圆润,众星捧月一般“怒砍”30分荣获MVP。
DSC0001.jpg



有意思的是,这场员工队VS高管队的球赛,最后以44比45的一分之差结束。看结果倒也不失为平衡,可是整个赛程看得出有多么煎熬。
看着都为恒大员工心疼,假打、假笑、假激动、假欢呼,这哪里是什么球赛?分明是一场小心翼翼伺候各位老板开心的仪式。
这么搞有意思吗?真没什么意思。本来,老板下场打个球,放松下身心、展示下与员工同乐的亲切态度,是件好事。
就是打输了也不丢人,完全是无关紧要的事,偏要搞成一个马屁仪式。可以想见,恒大的企业氛围是什么样子的,管理水平是什么样子的。
有人说,恒大式篮球赛是比情商,我看这是情商和智商的双输。这样拍马屁拍出鸡屁股尖儿感觉的恶心肉麻,哪里体现出情商了?
员工把老板当小孩哄、老板还全程喜笑颜开地享受着,这哪里有智商呢?当一个企业做到这样哄哄骗骗的程度,不出事才是怪事了。
问题当然出在许家印身上,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如果许老板平时“吃哄”,哄着他开心的员工有好处,他身边就都是哄他的人。
再精明强干的人,被这么哄着,也会变傻的。自己被哄开心了,企业被哄死了。这样的事还少吗?
2
自恋和自信之间,只差了一个自卑

许家印在篮球场上输不起,是高度自恋的表现。这也是中国这一代企业家的普遍问题——太拿自己当回事了,样样都要最好的,以彰显自身的地位。
马未都视频节目里说的那位大老板,脱个大衣、抽个雪茄,都要助理训练有素地伺候着,显然不是因为大老板本人生活不能自理,无非是显示出自己的身价不同凡响。这也是一种自恋。
更有一种自恋,是把企业和个人形象的过度捆绑,最典型的就是董明珠。
7月12日,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采访中谈到,最近大数据分析全国违章最多的人,发现这个人是竟然是董明珠。
董明珠女士不仅违章情节恶劣,还出现同时违章的情况。这个段子本意是打趣当前的AI技术的,可是仔细想想,董女士自己成了格力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搞得街头巷尾都是她的高大形象也挺奇怪的。
“老干妈”陶老太太、“十三香”王守义老爷子都是拿个人形象当品牌的,这在食品行业有传统。家电行业却是董明珠独一份,难道董女士的亲自代言让格力空调看上去更香甜可口、亲切可信吗?没这效果吧。
而且,董女士的出镜率比陶老太太、王老爷子更高,有这必要吗?这种“强行捆绑”能有多大的营销效应不知道,风险却是明显的。
2019年12月8日,董女士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称“我要求技术人员发明一种不用电的空调”,语惊四座。不用电?靠人力、水力还是畜力呢?
DSC0002.jpg



其实“不用电”就是个口误,后来的通稿从“不用电”改成了“不同电费”,就合理多了。如果不是董女士的网红属性和产品之间的深度捆绑,这样的口误压根引不起一点小浪花。
无端多出一个全网群嘲,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所幸的是,董明珠的社会形象一直保持得比较正面,不至于拖累格力的品牌。但这风险真是没必要的。
格力显然请得起品牌代言人,也完全可以通过请人代言避免公关风险。代言人成了“劣迹艺人”,品牌可以迅速切割,可是格力没法切割董明珠吧。
董明珠女士亲自代言格力,很难从企业经营需求角度去解释,只能说是董女士的性格使然——太自恋了。
自恋和自信之间差了一个自卑。中国企业家普遍存在明显的“身份焦虑”, “不能让你看不起”的紧张感挥之不去。
“不能让员工瞧不起我”,所以许家印连一场公司内部的篮球赛也输不起。董明珠的“我即格力”,时时刻刻提醒大众,自己是格力掌门人的身份罢了。
很多企业家豪横的迷惑行为,不是真正的自信,而是遮掩自卑感的夸张自恋。
他们还没有摆脱旧体制的心理阴影。
3
中国企业家要做到“德配位”

改革开放前,每个人都在体制内被清晰地标志出地位层级。什么行政级别,享受什么待遇,坐什么车、住多大房子、伙食标准多少、住几星级宾馆等等,事无巨细和“级别”挂钩。
民营企业崛起,却是这套体制的边缘产物。即便配上了体制内的身份,企业家的身份地位依然偏“虚”。老领导退下来就任政协或行业协会的高级职务,是应有之义。
而企业家出任这类职务,则是额外的激励。后者身份的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均低于前者。无论是自身心理上,还是和政府官员打交道的现实需求。
中国民营企业实现了“边缘逆袭”后,很快就有了官(级别)本位的“模仿秀”。不少企业家习惯于给自己“高标准待遇”,以凸显身份地位。
因此,本质上讲,这是官本位体系的延伸——所以官本位的毛病、官场的毛病,也传染了企业家。
比如说,著名的王林王大师往来的“精英人士”名单里,有马云这样的顶级企业家,还有大大小小的官员。各路野生仁波切的圈子也是一样的“精英云集”。
DSC0003.jpg



这些大骗小骗能够套路这么多的社会精英,说明心灵空虚的问题在我们的精英阶层中曾经广泛存在的,官和商都是如此。
再如,当初豪横奢靡之风也是官场、商场同时爆发的。官场有“表叔”日换一表,商场有煤老板之子要砸钱把爹的画像挂上天安门的段子。
此外,还有“包二奶”等私德问题爆发,组织内部搞个人崇拜一言堂等等,也是官商不分家的。
如今大力反腐后“表叔”们消失了,官场风气得到了改善。可是一些早年发展起来的企业和他们的掌门人,还没有从旧模式中走出来,引发了不少社会争议和热点事件,造成了负面影响。
中国企业家应该意识到,改开前的“官本位”体制不适合企业发展,滋生出官僚主义、阿谀奉承成风、形式主义等诸多问题,是企业的慢性病,甚至会转成要命的急性发作——许家印不就是这样吗?
平时多威风八面人人哄他捧他,失败时还有人捧着他吗?没有的,只会是墙倒众人推。当初如果企业的氛围健康一些、官本位气息淡一点,何至如此啊?
不应该要求企业家成为道德完人,但是要做到“德配位”。行为要符合企业家的身份,要把企业经营管理的职责放在首位,而不要为了出风头、“找感觉”任性妄为。这个道理说起来不难,做起来却是很难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