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东西问|贾樟柯:中国电影里的时代变迁为何备受国际瞩目?

时间:2021-10-7 15:27 0 912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新社太原10月6日电 题:中国电影里的时代变迁为何备受国际瞩目?

——专访中国导演、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贾樟柯

中新社记者 胡健

微信截图_20211005145955.png

从摘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霸王别姬》到荣获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活着》,蜚声国际的中国电影常把目光聚焦于时代变革洪流中的人物命运。中国电影里的时代变革为何备受国际社会瞩目?又当如何发挥国际化影响?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贾樟柯曾斩获多项国际电影大奖。这位名声在外的中国导演,总把镜头对准中国乡土文化与时代变迁。贾樟柯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对于乡土经验的回望和渴求;电影本身就有一种全球化的基因,而文化则是联结全人类最基本的条件。

微信图片_20211007152342.jpg
导演贾樟柯。韦亮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的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通过四代作家讲述中国七十多年的社会变迁,为何选择作家群体?

贾樟柯:最初这个影片是想拍中国过去七十年的生活经验,藉由个人叙述反映中国社会变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在重组;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就是回望历史。要了解人们在城市里遇到的困惑并界定今天的生活形态,向历史提问很有必要。

于是我想到了作家。从2015年起,我每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回老家山西汾阳贾家庄村生活,而这个村庄与中国当代文学有密切关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药蛋派”代表人物马烽回到贾家庄跟农民一起劳动,在劳动中写作。这样一个有文学积淀的村庄,让我意识到中国有非常多作家来自农村,因写作而改变命运。我想由他们讲述个人史。四个不同年代的作家连起来,就能表达七十年中国变迁。

中新社记者:通过这部纪录片,您希望如何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的变革?

贾樟柯:纪录片最大优势在于可信性,在文学领域的类似形式叫非虚构写作,它带来的是一种不可颠覆的事实存在。另一方面,这部影片最终形成的十八个章节,都是中国人过去遇到的重要问题,形成了中国人的心事,也形成了希望。心事和希望是一体两面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社会一直在渐进地变化,因为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他们共同构筑的中国往事,也能带来更普遍的、全人类的理解。

比如电影第一章提到的吃饭问题,不仅困扰过去,也困扰今天;不仅困扰中国,也困扰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再到贾平凹先生讲述他生病的故事,生老病死也是每个人要面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确实是命运共同体。中国遇到的事情,全世界都会遇到。

一部影片之所以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是因为如果针对人类共同的痛点、共同关心的话题,提供中国艺术家的观察和回答,就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中新社记者:从影二十多年来,您始终聚焦大时代背景下的普通民众和基层生态,引发国际关注。在您看来,为何中国的“乡土文化”和“时代变革”备受国际瞩目?

贾樟柯:中国现代化之路刚走了一百多年,急速城市化变革发生在最近十几年。这么短的时间里,新的科技及互联网重新划定人群,社会处在移动重组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对乡土经验、乡土文明的回望和渴求,带来了电影艺术的表达冲动。所以在中国艺术中,对这种变革的呈现无处不在。

中新社记者:从历史纵轴看,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扮演什么角色?您希望由此向西方世界传递何种信息?

贾樟柯:电影有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基因。自一百多年前被发明,电影就具有超越语言的能力,因而它还有一个绰号“铁盒里的大使”。可以说电影是一个全球化的标志。

今天,全世界有一种全球化终止的焦虑,人类的交流互通因疫情进入一个低潮。这种情况下,电影的国际化基因再次彰显,因为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迁,国际社会如何纷争,文化始终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联结人类最基本的条件。

中新社记者:您创办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始终致力于挖掘非西方国家的新电影新导演,为什么主打非西方概念?这个电影展对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起到了哪些作用?

贾樟柯:平遥国际电影展以展现全球年轻导演的新人新作为主。因为电影行业需要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而年轻人带有一种对社会和对电影这种媒介的敏感,对世界的观察会给他们更多新的感触。全世界的年轻导演都应该被关注。

另外,我们聚焦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一个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选择。西方国家拥有发达的电影工业,有很好的影展传统和宣传销售渠道,全球共享比较容易。但新兴国家的电影工业正在崛起甚至很薄弱。电影版图中的这些新区域,非常值得中国电影工作者乃至全世界关注分享。

每年我们都会选择中国年轻导演新作在影展全球首映,藉由这样一个国际化平台和国际媒体传播体系,把这些影片介绍给世界。2019年,我们与法国MK2院线合作,在法国巴黎举行“平遥电影展”活动,带去六部中国年轻导演的作品,这些影片全部获得了欧洲的发行机会。此后又陆续有一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发行。我觉得这是平遥国际电影展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个小小贡献。

微信图片_20211007152347.jpg
导演贾樟柯。韦亮 摄

中新社记者:您参与的金砖五国合拍电影计划目前已经拍摄完成3部,这一计划的初衷是什么?

贾樟柯:金砖五国都是电影大国,都处在非常相似的发展阶段。金砖五国人口众多,在世界人口中占比非常大。这五国借此机制合作拍摄,让我非常兴奋。目前完成的三部合拍片中,我们探讨了人与人的关系、女性问题以及新时代的变化和困境。我非常希望这个计划能继续,让金砖五国的电影艺术家能有更多合作交流机会。

中新社记者:除了人们熟知的电影导演,您还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和山西电影学院院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培养中国青年电影人更好地走向世界?

贾樟柯:中国电影目前有巨大的人才培养需求。三年前,中国电影年产量已达1600多部。这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上世纪90年代我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时候,中国每年生产电影只有200多部。这是个非常巨大的跳跃,在此情况下,人才非常紧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中国电影培养更多人才,他们不仅是中国电影的未来,也是世界电影的未来。(完)

受访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11007152351.jpg
导演贾樟柯。 韦亮 摄

贾樟柯,中国导演、编剧、制片人、作家,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山西电影学院院长。其执导的电影《三峡好人》曾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其个人曾获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终身成就奖,以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和圣保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