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两员老将履新!首家合资转外资公募迎来“新舵手”

时间:2022-12-25 09:47 0 498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继股权变更正式获批,成为业内首家合资转外资的公募后,泰达宏利基金近日又迎来两位公募老将加盟。12月23日晚间,泰达宏利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官宣金旭已于12月23日履新公司董事长,高贵鑫于同日履新公司总经理。
对于两位公募老将履新高管,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不仅是宏利投资管理高度重视中国市场的体现,也是泰达宏利基金进一步提升人才、专业、机制、文化建设等软实力的契机,有望在公司未来发展中提供有力助推。而两位新高管的履新,将带着大资管行业丰富的实践经验与人脉资源,为泰达宏利这家老牌公募带来新活力。
金旭、高贵鑫加盟
泰达宏利基金迎来“新舵手”
12月23日晚间,泰达宏利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公募老将金旭和高贵鑫已于12月23日正式屡新泰达宏利基金,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一职。
据公开信息显示,金旭从业年限超过30余年,曾在多家老牌基金公司任职,是业内少有的兼具外资、公募等多重职业背景,是一路伴随中国基金业发展的资深从业人员。高贵鑫曾就职于多家公募基金,以及渤海银行和方正证券,其金融行业从业经验也非常丰富。
其中,金旭曾在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和外资机构担任要职。如2001年11月至2007年5月期间,她先后任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宝盈基金总经理、梅隆银行北京代表处首代,2007 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担任国泰基金总经理,2015 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历任招商基金总经理、董事、副董事长。
而高贵鑫也是从业超20年的老将,2000年至2017先后任职于华夏基金、大成基金、国泰基金等公募机构。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任职于渤海银行。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任职于方正证券。2022年12月加入泰达宏利基金,担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兼首席信息官兼财务负责人。
在今年11月,证监会就核准宏利投资管理(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Singapore) Pte.Ltd.)成为泰达宏利主要股东;核准宏利金融有限公司(Manulife Financial Corporation)成为泰达宏利实际控制人。原持股49%的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也属于宏利金融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因此转让完成后,宏利金融成为泰达宏利100%控股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宏利金融集团是一家地域覆盖全球化、业务布局多样化的领先国际金融服务机构,在纽约交易所等全球多个交易所上市。因此,在泰达宏利完成股权变更后,业内认为公司有望依托股东宏利金融优势,引入外资投资管理经验与国内金融环境、内地政策进一步融合,并将吸引众多重磅人才的加入。
作为一家拥有深厚积淀的老牌公募,泰达宏利基金目前共有基金经理22名,知名基金经理包括张勋、王鹏、孟杰等人,并取得了良好的长期投资业绩。
银河证券的最新排名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泰达宏利基金过去四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15/105;过去五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排名17/93。
基于市场对于泰达宏利的认可,泰达宏利基金近年来发展也是稳中有进。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泰达宏利管理规模达到628亿元,其中非货币资产管理规模为452亿元。
今年高管变动人数已306人
连续四年超过300人
Wind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来124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共有306位高管发生变动,已经连续第四年超过300人。其中,董事长变动人数76人,涉及到39家管理人;总经理变动63人,涉及31家公募机构。
进入12月份以来,基金业再有26位高管变更,涉及到17家基金管理人。其中,董事长变更4人,总经理变更6人。
DSC0000.jpg

谈及公募高管变动频繁的现象,北京一位市场总监表示,通常而言,股东管理层变化、完成管理考核情况、高管与团队融合情况、高管个人职业取向,以及到龄退休等都是基金公司高管变动的重要原因。
一位基金评价机构人士也认为,基金行业快速发展和行业机会增多,促使很多优秀人才加入公募行业,且高管人才也有很多的择业选择。同时,由于公司考核等因素,职业经理人发生变动也是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对部分成立时间较短,管理规模不大,内部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基金公司,一个优秀的高管团队对拓展公司业务,提升投研能力、渠道建设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该人士看来,作为人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公募基金的职业经理人变动是正常现象,总体上会为行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保持行业发展的活力。从高管变动影响看,董事长或总经理等高管变动,对内部治理完善、业务条线稳定的大型公募机构影响较小,对部分中小公司影响较大,中小机构在发展初期,更容易受到部分高管个人能力和人脉资源等影响。
“各家机构对于高管任职,还是要突出自身资源禀赋,根据自身情况走差异化道路,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等,才能保持高管团队稳定和业务的持续,有助于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该人士称。
编辑:舰长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