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娱乐新闻
›
对话《雪迷宫》编剧:为了这部剧差点翻烂《禁毒学导论》 ...
菲龙网编辑部7
有 744 人收听 TA
147861
主题
147878
回复
17399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娱乐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7
)
菲龙网编辑部7发布过的帖子
0/58
出口信保公司监管办法出炉,明年1月1日起施行
0/58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发布:个人养老金产品渗透率提升,理财配置“突而未破”
0/55
“偿二代”二期过渡期延长一年至2025年底!
0/62
再议全球配置:券商新军如何为跨境理财通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0/59
三七二十一|2700美元,黄金的巅峰还是起点?对话广发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叶倩宁
0/61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保险公司加强偿付能力管理
0/52
11月七成结构性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超4%丨机警理财日报
0/55
十年跨越,数智创新:《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0/56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获批入股6家、增持3家农商行,受让4家农商行股权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对话《雪迷宫》编剧:为了这部剧差点翻烂《禁毒学导论》
时间:2024-9-14 11:07
0
289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正在优酷热播的《雪迷宫》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禁毒警察开展禁毒工作的日常,展现了无名英雄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该剧编剧张鸢盎、麦利雅斯此前曾经创作过《冰雨火》等缉毒题材作品。在《雪迷宫》中,除了展现禁毒警察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也用了大量篇幅去描绘禁毒警察的日常生活。日前,张鸢盎、麦利雅斯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希望观众看到一些生动鲜活、落地一点的公安英雄,他们也是普通人,这些人有朋友、家人、爱人,也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去操心,“他们的生活也充满了喜怒哀乐,和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当他们穿上警服走进禁毒战场的时候,却能以血肉之躯去对抗凶恶的罪犯,守护普通老百姓千千万万人的生活。这是他们身上最动人、最闪耀的地方。”
黄景瑜饰演警察郑北。
刑警也需要用自己幽默的方式平衡情绪
新京报:近些年来禁毒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但其中大多是展现近当代,《雪迷宫》为何选择集中展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禁毒故事?
张鸢盎:在整个九十年代,冰毒的犯罪集团是日益猖獗的。剧中选定的1997—1998年的时间段也比较特殊,1998年8月公安部刚刚成立禁毒局。1999年9月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设置了禁毒学的专业方向,这时候才招收了国内第一批禁毒专业的本科生。剧中故事1997年在禁毒局成立的前夕,很多地方的警察是非常缺乏禁毒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毒品案件的侦破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他们来说特别难。刚开始,禁毒理论的薄弱和禁毒形势的严峻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反差,这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禁毒工作最大的难题之一,所以我们特别想把故事聚焦在特殊的时间段,去集中写一写这些困难,以及禁毒英雄们英勇无畏的精神。还有就是,九十年代刑侦手段比较原始,没有办法通过像监控摄像、手机定位等现代科技去辅助破案,就更需要一线刑警最大程度动用脑力和体力对抗犯罪分子,所以也会呈现出比较直接的戏剧冲突。
新京报:剧中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东北的虚构城市哈岚市,其中又设置了一个来自南方的毒品专家,这样的地域搭配是出于什么考虑?
张鸢盎:近几年来禁毒题材影视剧基本都集中在金三角地区,或者滇缅边境这些地方,观众是比较少能看到在北方禁毒前线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我自己是一个东北人,我们编剧团队3个都是北方人,有2个是东北人,所以对家乡这一片土地是更感兴趣,也更有创作热情的,这是(故事背景)选择东北的原因之一。在重案组设置里加入一个来自花州的毒品专家,不只是为了制造南北差异的戏剧性,也是为了让本身剧情合理化。对于1997年哈岚的警察来说,一个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和冰毒打过交道,带着非常先进经验的广东专家是必不可少的。
新京报:在你看来,剧中的“东北元素”主要展现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质和风格?
张鸢盎:我看网上有一个说法,叫“东北不养i人(内向的人)”。其实本身没有那么夸张,但东北人确实有独特幽默感。因为东三省纬度高,冬天特别长,基本上大家是没法出门的,所以只能窝在家里唠嗑,在炕头上说脱口秀。再加上东北方言喜欢用一些拟声词和万能动词,很普通的一句话说出来也自带喜感。我们在东北地区去采风交流时,刑警们在讲述当年那些大案、要案破获的过程中,会不自觉流露出这种幽默感,可以把刑警工作讲得生动有趣。他们当年经历的那些故事是惊心动魄的,但现在谈起来都是谈笑风生的。我们当时也明显感觉到,即使再勇猛的警察,他也不是铜墙铁壁,跟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尤其是在禁毒前线特别凶险的战场上,他们随时可能出现流血牺牲,他们也需要用自己幽默的方式平衡情绪。
刑警们日常对话自带喜感。
新京报:与其他地方相比,那个年代东北的刑警有什么明显的特征?
张鸢盎:我们在写故事时有一个想象,会觉得东北警察特别硬汉、硬核,很凶悍。但真正去采访的时候发现很多老刑警,尤其是经历过九十年代一线工作的刑警,他们反而很和善,有他们自己的气场,同时也很有幽默感。他们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能够用乐观、积极阳光的态度消解一些苦痛,这也是我们在整个创作时比较着重去渲染的一种氛围。
新京报:除了展现禁毒过程,剧中加入了很多刑警们生活化的日常,看上去工作和生活基本是融在一起的?
张鸢盎:因为禁毒警本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不像大多数人上班打卡、下班回家。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有毒情、有案件发生,他们随传随到,所以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很紧密地卷在一起。这也是我们在故事里加入很多日常生活的原因。
该剧加了很多生活化场景。
有一本书叫《禁毒学导论》,我们快翻烂了
新京报:在采风过程中,有什么事情留下了深刻印象?
麦利雅斯:我们采访了几个老刑警。其中有一个当年的刑事警察,负责大案、要案、凶杀案,但他看见卖毒品或者贩毒的小罪,也去抓。还有一个警察,他当年是扫黄的,他说遇到了(贩毒)也会抓。当时他们是不分的,贩毒也是刑事犯罪,他们全一锅抓,没有专门的禁毒警察,刑警或者民警,只要看到犯罪行为就去抓。我们也写过现代的禁毒剧,比如《冰雨火》,都是有专门禁毒的单位,但当年没有。作为编剧来说,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点,所以我们就深入了解了一下在禁毒局没有成立之前,当年遇到毒贩是一个什么情况。
新京报:剧中有比较紧张的禁毒工作,也有喜感比较强的日常生活,如何形成统一的风格?
张鸢盎:观众对悬疑剧和刑侦剧的节奏要求比较高,希望剧情不要磨磨叽叽,能快速地强情节推进。但与此同时,也能感受到很多观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压力很大,剧情如果过于有压迫感,没有喘息的时间也会看得特别累,一个悬念没有接上,他可能就弃了。这两种需求怎么融合我们思考得比较多。我们加入了很多生活戏,跟破案、悬疑强情节节奏做一个对冲,让很多比较紧密的剧情堆积在一起的时候,观众能在中间有一个喘息的时间。同时也加入很多喜剧元素,大家再看强情节,去看快速推进的时候,也会觉得更松弛,更轻松一些。
新京报:剧中展现了当时对比指纹、恢复指纹等刑侦手段。也包括一些化学知识、毒品知识的介绍,在创作时做了哪些案头工作?
麦利雅斯:主要还是采风,去专业的禁毒单位咨询刑侦人员、禁毒警察,包括当年他们对禁毒方面知识是怎么获取,怎么学习。我们也会买一些专门的书籍去看,比如说有一本书叫《禁毒学导论》,我们已经快翻烂了,这个也是警察同志推荐的。
张鸢盎:
因为先有了人物基本关系和故事框架,我们在采风之前从各种专业书籍,包括大量相关案件的新闻里去找素材、找灵感,选取一些有原型的真实案件。我们带着这些框架再去采风,去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一线禁毒警察聊,这些案件我们理解得对不对,这些细节有没有出入。这个过程中他们又讲述了很多在东北发生过的,他们经历过的,和禁毒相关的案件,我们再添加到更多剧情里的细节中。我们也了解到很多真正的毒贩,尤其是所谓大毒枭,他们不是我们刻板印象里的大佬风范,一出场就走路带风,他们很多时候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走在路上是可以非常完美融入到所有普通老百姓里的,对于禁毒工作者来说是很难辨别的。
张雪瑶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女性角色
新京报:虽然是九十
年代的故事,但让当下的观众能够共情的部分有什么?
张鸢盎:比如张雪瑶这个角色,她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女性角色,我们设定她曾经是被英雄救美过的。但她没有因为被“英雄救美”而爱上“英雄”,反而说我要当这个英雄。我觉得比较符合当下女性观众独立自主的表达。其实在九十年代,女刑警出外勤相对少一些,除了坐办公室,更多是化装侦查这一类的工作。张雪瑶作为一个武力值很高的角色在专案组里出现,她有一个绰号叫“疯狗”,这个角色很渴望用自己的能力去惩罚、惩治犯罪分子。再比如郑北这个人物,他就是有血有肉、有勇有谋,但特别没“溜”的一个人,我们把郑北设定在一个相对圆满的家庭中出生。包括他的父母是普通的下岗职工,重新创业开小饭馆,开鸡架店,他妹妹也活泼可爱。他的生活中有真实的、普罗大众能感受到的生活烦恼,而不是苦大仇深的感觉。
张雪瑶是个人设鲜明的女警察形象。
新京报:在一些刑侦悬疑剧中,反派的张力和受欢迎程度可能会压倒正面角色。创作中,应该如何保持正反角色之间的平衡?
张鸢盎:一旦这个故事中存在对抗,有所谓的正派、反派,这个难题就存在。我们希望反派聪明厉害,因为如果反派很弱,会显得正派也很弱;但反派如果特别聪明厉害,又会担心他是不是压过正派,这是自古以来一直存在的创作难题。作为编剧能做到的是去控制讲述的视角,本身《雪迷宫》不是单线叙事,有刑警、专案组这边破案的过程,同时也有毒贩、反派,他们一些作案的计划变动,两边都有描写。但我们更希望观众代入到专案组,以郑北为代表的团队视角去拨开整个故事的迷雾。我们如果想做出悬疑点,那就要控制反派行动的篇幅。如果我们直白地写反派是怎么犯罪、怎么销赃、怎么销毁证据、怎么交易,对观众来说也不存在悬念了,因为所有的真相都看到了。让观众尽可能感受到一些悬疑,去享受破案的过程,视角肯定不会特别多放在反派如何作案这方面。
新
京报:在剧情展开以及人物搭建上,创作中会有一些什么新的思考吗?
张鸢盎:不管好人坏人也好,可能都经历过一些伤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因此而去选择犯罪。犯罪更多的是个人选择,而不能把原生家庭或者童年创伤当成自己的借口,我们希望这方面能有探讨引发观众的思考。包括我们的主角,警察或者一些好人的角色,他在整个剧情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正义和邪恶的对立关系,也在思考一些执法的方式等。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张彦君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