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深学笃行阐释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6 人收听 TA
55463
主题
55915
回复
74954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国际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95
为中阿互利合作注入新动力(央企走出去·乘“新”出海)
0/43
为中阿互利合作注入新动力(央企走出去·乘“新”出海 )
0/46
冬季文旅供需两旺(消费万花筒)
0/34
【学习小组】邦尼街2911号
0/33
特写丨“梦想照进现实”——记中企承建孟加拉国最大铁路项目全线通车
0/33
上山滑雪 下山赏民俗 新疆阿勒泰丰富冰雪旅游业态
0/33
年终报道·蓬勃2024丨这些画面,串起咱身边的幸福感
0/31
文化中国行丨2024那些一眼惊艳的国风浪漫
0/36
十个维度看中国|钻山洞,爬云梯,穿歧路,感受安徽潜山“神秘度”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
时间:2024-9-25 08:29
0
131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理论创新,为做好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大决策事关全局、关系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短板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难点在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解决上述问题,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就乡村谈乡村,必须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畅通工农城乡循环,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战略纵深的重要方面;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乡村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应有之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培育壮大农村发展动能,为释放农村巨大内需潜力、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推动乡村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重大决策内涵丰富、要求明确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要求。
在发展观念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城乡发展规律,把握好城乡互促互进和共生共存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没有农村发展,城镇化就会缺乏根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切实解决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不能简单从城市本位来统筹乡村,而要重塑城乡关系,让城市和农村地位平等、互为依存、相互贯通、功能互补、互促互进、美美与共。既要注重发挥城市集聚人口、产业、资金和技术的功能和效应,强化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又要注重发挥农村农业生产、生态屏障、传承农耕文化等功能,强化对城市的支撑保障作用,使城乡居民共享高品质美好生活,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在战略路径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对城市和乡村进行通盘考虑和整体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带动能力,做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衔接、统一部署、协同推进,绘好城乡一张图、下好城乡一盘棋,逐步实现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在目标任务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求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向农村配置,完善有利于推进“人地钱技”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自由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收入差距。
在工作方法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分类施策多种形式推进,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安排工作时序,求真务实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建设内容和提升水平;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朝着既定目标持续用力、稳扎稳打,确保城乡融合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行稳致远。
在底线要求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对涉及土地、耕地等农民基本权益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牢牢守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三、城乡融合发展重大实践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5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城乡融合发展工作机制不断健全。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发挥好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每年召开会议总结城乡融合发展进展情况,研究协调重大问题,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压茬推进重点任务,推动相关领域出台实施文件和规划,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制度和政策供给。改革试验集成深化。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强差异化实践探索和改革措施集成配套,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和典型经验。多元投入格局逐步形成。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大支持力度,金融资金、社会资金积极参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城乡要素流动更加顺畅高效。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乡村人才引育协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宽,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向常住人口覆盖、供给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900多万名,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1320万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地二轮延包试点基本实现省级全覆盖,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稳慎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进一步深化。“三农”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逐步健全。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达2.4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14%。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稳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更加优化,农村抵质押物范围不断拓宽。科技入乡迈出新步伐。科技小院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覆盖全国所有县,规划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入乡”深入推进。
(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60%农村人口,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实现行政村通宽带,数字乡村建设渐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超过90%的自然村开展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基本得到管控,生态修复持续强化。农村流通设施和服务短板加快补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建成,快递网点覆盖全部乡镇,“快递进村”比例超过80%。
(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持续加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逐步深化,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基本实现常态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800余个县级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达90%以上。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不断健全。
(五)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明显。创建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509个农业产业强镇、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和企业集中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农村产地初加工水平显著提升、精深加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从2018年的2.3提高到2.59。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融合。“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信息等产业快速发展,中央厨房、农商直供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产品年网络零售额达5900亿元。
(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2023年,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年均名义增长率分别达到6.8%、8.9%、9.3%、9.6%。202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7万元,比2018年实际增长35.6%,高于城镇居民14.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018年的2.69缩小到2023年的2.39。
四、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一)以推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为重点,促进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大中城市相比,在县域范围内打破城乡分割格局,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成本更低、更具可行性。顺应县域城乡人口流动趋势,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县域统筹,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互补、分级解决不同问题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推动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为重点,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序引导、依法规范城市工商资本和科技、人才下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建立健全资源要素下乡激励机制,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畅通城乡人口流动渠道,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吸引各类高素质人才到乡村建功立业。深化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服务,加强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健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发展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三)以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为重点,持续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要适应城乡人口结构和社会形态变化,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强化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统筹布局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物流、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推动向城市郊区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加快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建设县域教育共同体、医疗共同体,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便利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普惠共享。
(四)以推动县域产业集群集聚和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促进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和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能力,在重点镇发展加工流通关键节点,在有条件的村建设优质原料基地,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金 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第 07 版)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