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滇南有灵草 名曰灯盏花(道地药材巡礼·云南篇)

时间:2024-12-17 08:26 0 143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上新民村的灯盏花规范化种植基地。本报记者 王美华摄




盛开的灯盏花。云南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曹云伟正在除草,他身旁就是一根站管。本报记者 熊 建摄




凉拌灯盏花。云南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记者见到曹云伟时,天气很好,没有风。他和老伴王掊芬正在地里忙乎——给灯盏花除草。“这比种植玉米、油菜等农作物收益要高不少。9月份第一刀的收入大概是每亩5000多元,接下来我们要割第二刀。”曹云伟说。
这里是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上新民村的灯盏花规范化种植基地。小雪节气刚过没多久,但见一丛丛绿油油的灯盏花长势喜人。几朵粉紫色的花朵淡雅清新,迎风摇曳。当地人说,等到灯盏花盛开的时候,千万朵粉紫色的小花挨挨挤挤,汇聚成一片绚丽的花海,那画面别提多美了。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因花似灯盏、根似细辛而得名,有着“滇南灵草”的美誉。灯盏花最早明确记载于明代医药家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是菊科飞蓬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尤以云南灯盏花药材资源最为丰富,产量占全国资源总量95%,获国家地理产品标志保护。
一朵治病花
中风最怕它
小小一朵灯盏花,别看它弱不禁风的样子,对于中风的治疗,很有一套。
云南省丽江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朝丽介绍,灯盏花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炎止痛等功效,是一味经典的民族药材,在治疗中风和中风后遗症方面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云南傣族、彝族、苗族、白族、傈僳族等都有灯盏花治疗中风和偏瘫的记载。比如,傣药著作《啊皮塔麻接干比》中讲,灯盏花可治疗风湿病、中风偏瘫、痴呆、感冒咳嗽、牙痛、头风痛、眩晕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灯盏花中的总黄酮及其灯盏乙素和咖啡酰类化合物,被认为是主要有效成分,对心脑血管类疾病所致的脑偏瘫、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脑栓塞、微循环障碍等疾病有显著疗效,被收录于历版《中国药典》中。
云南泸西地区盛产灯盏花。一直以来,当地百姓有食用灯盏花的习惯。当地人介绍,祖辈们经常用野生灯盏花炒鸡蛋或炖鸡蛋吃,有时直接用灯盏花熬成汤后热敷眼睛。为了方便使用,当地百姓把野生灯盏花移栽到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庭院里,以便随时冲泡代茶饮用。
1969年,云南药物研究所派出研究人员深入民间收集中药配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一位90多岁的苗族老中医献出一方:用灯盏花炖鸡蛋可用于治疗脑偏瘫。接下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临床试验,发现灯盏花提取物用于心脑血管类疾病所致的脑偏瘫等疾病疗效显著。从此,灯盏花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汉董从事灯盏花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数十年。在他看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疾病谱也在不断变迁。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和亚健康人群,正在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因素。从既往临床应用经验来看,灯盏花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等领域具有独特作用。
灯盏花素片、灯盏细辛软胶囊、灯盏细辛胶囊、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和注射用灯盏花素……经过多年研究,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和龙头企业根据灯盏花提取物开发出一系列药品。目前灯盏花上市相关药品40种,其中九成多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表示,灯盏花类中成药药效成分清晰、作用机理清楚、多组分、多靶点协同作用,将在未来崭露头角,尤其将在治未病、慢病管理以及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朵致富花
人们都爱它
曹云伟今年5月份才开始种灯盏花,之前听说过,但是不敢种。
在得到了云南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后,曹云伟这才涉足灯盏花种植。“我们只要按照公司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种植就行,他们提供从种植技术、施肥指导到收购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相当于他们雇了我们。”曹云伟说,“主要打理工作就是人工除草。如果过多使用除草剂,农残就会超标。”
在密密麻麻的灯盏花中,关德军一眼就能看出哪一株病了。作为云南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在大田里摸爬滚打十多年了。“这一株的红色部分是霜冻导致的。前两天泸西下霜了。”关德军说,“灯盏花从选地开始就要注意,周围不能有污染,也不能有其他菊科类植物,避免串种,保证纯度;空气要很好,地得有坡度。”
“灯盏花喜欢水源条件好、土质肥沃、排灌良好的砂壤土或红壤土。”云南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国介绍,灯盏花生长周期相对较短,一年可播种两次,每亩每年可采收4—5茬。这种高频次的采收模式,就如同割韭菜一般。如果不及时采收,灯盏花的生长会快速达到一个顶峰,随后便会进入衰退期,所含有效成分也会随之降低。因此,种植技术员对采收期的把控极为严格,须确保在最佳采收期的15天内进行采收。
目前,云南已建成我国规模最大、规范化栽培与加工技术最成熟的灯盏花种植基地。红河、大理两地灯盏花种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红河凭借高海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优质的空气和土壤条件等自然条件,被鉴定为灯盏花最适宜的种植区。2009年,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红河灯盏花》颁布实施,测定红河人工栽培灯盏花的灯盏乙素含量普遍在2.20%—2.78%,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0.3%高出近10倍。
“红河灯盏花不论在产量、外观还是内在品质上,都优于其他产区的灯盏花。”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林炎海说,根据测定,红河灯盏花的有效成分比其他地区高出37%至50%。这与红河特殊的气候条件分不开——太阳投射角度较大、变化幅度较小;白天光照充足、温度高,光合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质多;夜间温度低,有机物消耗少,有利于灯盏花养分的合成积累,再加上土壤中各种元素含量的独特性,让红河成为灯盏花药材道地产区。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灯盏花的种植季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春秋两季,而是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调整。例如,有些地方选择冬季播种,来年四五月份便可采收。
云南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云波,从事灯盏花产业相关工作近15年。“灯盏花从整地、播种育苗、除草、施肥到采摘收都需要大量工人,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就近务工的需求,增加了基地附近老百姓的收入。”她说,他们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种植灯盏花。2018年至2023年,公司在泸西县中枢镇、金马镇、白水镇等6个乡镇累计推广种植灯盏花2万亩,平均亩产值1.5万元,实现灯盏花农业产值约3亿元。
在泸西县金马镇石缸冲村,杨老三已经种植灯盏花四五年了。“亩产量越来越高,药材质量越来越好,亩产值也从刚开始七八千元做到现在的1.5万元以上。”他说,家里也有了许多喜人的变化——老房子翻新重建了,在泸西县城买了两套商品房。现在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回到家乡,和他一起种植灯盏花。
一朵产业花
科技加持它
在灯盏花种植基地转了半晌,鞋子底和帮都染红了。云南的红土地,真是名不虚传。这样的地,不光富含各种矿物质,还很松散,不容易板结。而防止土地板结,是灯盏花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之一。
曹云伟的地里,隔几米远,就竖着一根管子。“这叫站管,站立的管子。”关德军说,“以前用铺设在地里的喷灌设施,喷出后砸在地上就容易造成土地板结。这种站立的喷灌,喷出的水像小雨和雾一样,润物细无声,会逐渐渗透进土里去。”
“这样可以保证灯盏花根部的呼吸作用。”关德军进一步解释,“根部呼吸作用强时,氧气充分,肥料就吸收得好,抗性就强,病情就越少,农残也就控制得越好,形成了良性循环。”
灯盏花种植技术一直走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路上,人工种植的有效成分含量是野生资源的3倍以上。种源丰富,现有泽生、滇灵、艾瑞杰等14个获得新品种证书的种源。
目前,红河灯盏花已经在泸西等地实现了高水平的规范化种植。市面上80%的灯盏花原料来自规范化种植基地,保证了原料的可靠来源和品质。同时,推广利用“直播覆膜避雨栽培模式”,根腐病发病率从70%降到了5%以内,良种覆盖率超过80%,是云南省首个实现中药材良种化的品种。
有了品质的保证,一朵花可以成就一个产业。2023年,全国以灯盏花为原料的药品、制剂实现销售收入约60亿元,其中云南灯盏花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近20亿元。
近年来,云南省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联合,围绕灯盏花从育种、规范化种植技术、药理药效评价、有效成分提取、加工工艺和产品开发等领域密集发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我们专注灯盏花20多年,坚持以科技助力产业发展,以实现医学价值为核心。”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辉说,公司一直致力于灯盏花的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和销售,现已实现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急性期治疗等领域的全生命周期布局,完成了灯盏花口服制剂在心脑血管疾病康复及二级预防领域的循证医学研究工作。
而这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灯盏花的大田里。“灯盏花是治病救人的。”曹云伟说,“我们种它,首先要保证品质,不会出现农残等各种问题,这样别人才会放心用它。”(本报记者 熊 建 叶传增 王美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17日 第 09 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