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首页
Portal
论坛
同城
人才网
工具
菲龙网工具
个人中心
关于我们
每日签到
本地新闻
时事评论
华人世界
中国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菲龙广场
房产网
菲龙速聘
二手交易
便民电话
美食餐厅
旅游签证
物流速运
商品买卖
二手车市场
严选
话费充值
便民电话
贺词页面
瀑布流页
汇率查询
APP下载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每日签到
我的任务
道具商店
更改用户名
关于菲龙网
About US
联系菲龙网
活动回顾
加入我们
本版
用户
菲龙网
»
论坛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东西问丨张新平:数智时代中国人权保障的法治经验 ...
菲龙网管理员8
有 237 人收听 TA
63943
主题
64395
回复
83959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加好友
本文来自
中国新闻
订阅
|
收藏
(
2955
)
菲龙网管理员8发布过的帖子
0/108
今日(4月22日)汇率
0/33
指挥家谭利华:中国交响乐如何赢得西方认可与尊重?
0/33
@所有人 地球业主群公告,收到请回复!
0/30
这山这水这锅气,武夷山的烟火气到底有多动人?
0/29
马来西亚官员:关税等贸易壁垒不利于全球经济稳定发展
0/31
关税“新衣”的虚与实|新漫评
0/30
(经济观察)对华极限施压,美方“算盘”难打响
0/33
精准施策纾困解难 多地打出稳外贸组合拳
0/61
蔡聪妙上海会见吴政平 探讨菲中双边友好合作
查看TA的全部帖子>>
东西问丨张新平:数智时代中国人权保障的法治经验
时间:2025-4-22 10:53
0
31
|
复制链接
|
互动交流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达楼层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新社重庆4月21日电 题:
数智时代中国人权保障的法治经验
作者 张新平 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中国历来重视人权保障工作,随着人类社会日益朝着数字化、智能化迈进,进一步强调通过法治手段保障公民新兴权利,形成了数智时代人权保障的“中国方案”。
构建数字法律体系 夯实人权法律保障根基
个人信息安全作为数智时代下新兴权利形态,是数智时代人权保障的关键问题。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中国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一方面赋予公民删除权、可携带权、查阅复制权等数智时代新兴权利,另一方面明确信息收集处理主体相应责任,明确了“知情—同意”等信息收集和处理原则。三部法律共同编织了个人信息保护严密法网,强化了个人信息保护的顶层设计,为数智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人工智能迅疾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数智时代人权保障带来全新挑战。对此,中国采取主动高效立法举措,面对大数据杀熟等侵害人权新样态,出台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平衡了技术进步与人权保障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社会发展与人权保障相辅相成。
为应对数智时代的新挑战、新困难,中国积极推动现有法律法规延伸适用到数智技术应用新场域、新场景,努力实现治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智能向善”“以人为本”的治理目标融入到具体的法律条文中。
2025年4月10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甘肃简牍博物馆内,工作人员与AI机器人“小牍”在行进中交流沟通。AI机器人可通过自然流畅的语音对话,解答观众个性化提问。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筑牢数智时代公平正义防线
司法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手段。伴随着“互联网+”广泛应用与平台经济高速增长,传统司法救济模式在应对海量互联网纠纷时捉襟见肘。为应对数智时代纠纷新样态,权利侵害新形态,中国始终坚持司法随行,确保司法裁判紧跟时代步伐。
2017年,中国创新性设立了全球第一家处理互联网纠纷的专门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随后又相继在北京和广州设立了互联网法院,构建了全新的互联网审判体系,通过保障诉权的方式,确保公民权利在互联网经济模式下得到充分救济。
作为法院核心职能,司法裁判是回应民众需求的重要途径。中国通过司法裁判的方式积极回应数智时代新纠纷。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AI声音侵权案”“AI换脸案”等一系列司法判例,共同刻画了数智时代下新兴权利保障的法治蓝图。
面对数智技术对司法的挑战与重构,中国主动响应数智时代社会变革,着力推进智慧司法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同立案、裁判、执行等司法审判环节深度融合,稳步提升审判质量、效率,助力数智时代人权保障。例如,江苏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智能化提取和回填当事人诉状信息。该系统在确保信息识别精准度达95%以上的同时,大大缩短立案耗时,提升了法院立案效率。
在应对数智技术带来司法难题的同时,中国大力推动数智技术赋能司法裁判工作,实现公平正义和数智技术相结合,强化数智时代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努力让民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4年10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在北京召开涉个人信息及数据相关案件审理情况新闻通报会。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 建立人权保障新范式
为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治理挑战,中国在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框架下,为数智时代人权保障贡献中国力量。中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智技术发展和治理走在世界前列,治理经验对全球范围内助力数智时代人权保障和实现提供了宝贵模板。
中国在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2022年缔约国大会上提交《中国关于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立场文件》,其中提到“中国始终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和‘智能向善’理念,主张增进各国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理解,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更好赋能全球可持续发展,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
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全球数字契约”制定过程中提交《中国关于全球数字治理有关问题的立场》,建议保护线上人权,明确“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应通过数字创新和数字发展,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世界人民;反对滥用单边强制措施,损害他国发展数字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能力,造成对人权的持续系统性侵犯;反对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以保障线上人权为名干涉别国内政、挑战别国司法主权”。这是中国推动数智时代全球人权治理的重大举措。
2025年4月5日,一场“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在广东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开展。图为工作人员操作轮式双臂人形机器人。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保障和发展人权不仅是各国自身追求,还是全球合作的长期任务。在联合国推动“全球数字契约”“数字合作路线图”等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中国作为数智时代人权保障理论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建设者,积极参与数智时代国际人权规则的起草、修改和完善,为数智时代世界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东方智慧,对实现数智时代“人人共享人权”,构建公平正义的世界人权治理规则体系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完)
(中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马思楷对本文亦有贡献)
张新平。受访者供图
作者简介:张新平,法学博士、博士后,现任中南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网络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等。曾在《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人权》发文多篇,主持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部级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
回复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点我进行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生活服务
华人世界
菲律宾新闻
时事评论
菲龙广场
娱乐新闻
新闻视频
国际新闻
郭彩荣
关闭
站长推荐
/1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
【点击免费下载】菲龙网移动APP客户端,新闻/娱乐/生活资讯生活通,带你了解菲律宾多一点!
查看 »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