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金融百家:心理账户理论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商业探索——以中信银行财富管理为范例

时间:2023-10-13 12:36 0 475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王洪栋 高雪莲 赵骞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显示,全球老年人口规模将在2050年达到1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上升至16%,届时全球将整体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大,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18.7%,预计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不容低估。
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运用心理账户理论来指导建立全生命周期全资产的广义养老储备,是值得实践尝试的方式。
一、心理账户理论的由来及内涵
心理账户的思想很早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如《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中有言:“人家积谷本防饥”,意为丰收之年要囤积部分粮食,有备无患防止饥荒之时,这可能是最早期的跨周期规划思想的体现。此外,心理账户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几乎无所不在,例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嫁妆钱、教育金轻易不会用于日常开支;一捧几百元的鲜花,很多人不会买给自己,但如果作为礼物送给爱人,或许会毫不犹豫付款;网购时300元衣服可以买,但6元运费会打消支付的念头等。
尽管心理账户现象早有来历,并且在人类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但是心理账户理论被主流经济学接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主流经济学假设人们都是理性人,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许多人其实是以非理性的方式行事的。亚当·斯密在提出“理性人”和“看不见的手”的同时,也提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后来的经济学家们普遍夸大了对前一种分析,而忽略了后一种分析。当然,经济学界不会长期忽视这些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心理账户理论逐渐兴起,为解释人们的非理性行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心理账户理论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研究与理论体系,并多次被验证其在其他相关领域的现实意义,成为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
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提出理性决策模型期望效用理论,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生活中许多违背经济学原理的现象。1956年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提出了“有限理性”模型,首次将人类思维融入到经济学的研究当中,拓展了决策理论的研究领域。1979年,两位以色列籍心理学家Dan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通过对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提出了“前景理论”。但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Richard H. Thaler认为这种解释并不充分,于是他在1980年提出了“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的概念,认为沉没成本之所以会影响消费者决策,除了前景理论以外,在消费者内心中还存在一个“心理账户”。
国内学者对心理账户理论的研究也有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例如,茅力可和张子刚(2005年)提出,一个心理账户的设立是由确定该账户内容的活动目标所决定的,而某个事件在活动目标中的代表性会影响心理账户登记的权重。李纾等人(2007)的实证研究,对心理账户理论里面的成本-收益匹配学说形成了有力补充。
概括来说,与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都可以相互替代不同,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到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并对应着不同的记账方式和运算决策规则,即不同账户的收入不能相互填补且消费倾向和投资态度不同,使得人们在行为决策时常常偏离经济学中关于“理性人”的基本假设。
二、心理账户理论对财富管理的现实意义
心理账户理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有限理性假说”和“人们的实际行为”之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有限理性是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一理论对财富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账户有助于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有专家在文章中曾提到如下场景:正餐开始前,一群饥肠辘辘的经济学家不到3分钟就吃掉了桌子上的大半罐腰果,最终大家一致同意将腰果收起来。人们都知道正餐前用腰果填饱肚子是不合算的,但是腰果摆在眼前就会不由自主的拿起来放到嘴里。最善于计算的经济学家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呢?比如,很多人制定了减肥计划,可美食当前,人们又会告诉自己吃完这顿再说。由此可见,人们很难做到为了长远收益而抗拒眼前的小诱惑。因此,当人们面临“现在消费”还是“推迟到未来消费(相当于储蓄)”这样的决策问题时,可以设置不同种类的心理账户进行内控制,从而提升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放弃即时享受,选择延迟到未来消费。
(二)心理账户有利于实现资金专款专用。人们在管理个人和家庭财富时,将钱与钱区别对待可能会有好处。比方说为“子女教育计划”或“家庭养老计划”指定一个特定的账户,然后定期定额将钱存入事先设定的账户中,利用特殊的心理账户效应帮助人们始终盯住每项财务目标,提高投资理财的纪律性,进而来实现重要个人目标。
(三)心理账户在财富管理领域也早有应用,银行业在做家庭资产配置时使用的标普四象限或“四笔钱”是其具体体现。中信银行财富管理“四笔钱”是指把家庭资产分成现金、储蓄、保障和投资四个账户,分别对应日常开支“要花的钱”,安全稳健“保本的钱”,突发状况“保命的钱”,和长期增值“生钱的钱”。这四笔钱目标不同,资金的投资渠道、风险偏好、消费倾向也各不相同。
三、心理账户理论在中国养老金融领域的运用
(一)我国面临的养老态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抓住老龄化的时代特征深入挖掘内需新空间》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呈现一系列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呈加速增长态势。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预计60岁及以上人口在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2)空巢化进一步加重,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独生子女老年父母数量快速增加,空巢化、独居化、小型化、少子化态势继续加剧。(3)养老负担不断加重。中国老龄协会发布《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预测2035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将超过50%,意味着每两个年轻人需要抚养一位老人。(4)老年人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升,慢性病高发也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一大挑战。(5)老年网民群体显著增长。根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联网普及率达43.2%。(6)老年人口文化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据新京报贝壳财经统计,2020年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中社交娱乐占13%。
(二)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中央明确要求,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努力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1951年2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企业或雇主按职工工资总额的3%缴纳劳动保险基金,职工在退职后,在劳动保障基金项下,根据工龄长短,按月领取退职养老费至死亡时止。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建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经过七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类差异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已达到10.53 亿人。
1991年6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了职业年金的费用承担方式和比例、职业年金基金的组成成分等,标志着我国养老金体系中的第二支柱逐渐发育和定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有12.8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约3010万人,年末企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约2.87万亿元。
2022年4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2022年11月,《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的正式确立。随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相关政策配套文件也相继出台,进一步加快了个人养老金实施进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人数达到4030万户,实际缴存人数占比约30%,人均缴存额约2022元左右。
我国逐步建立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心理账户理念,即居民和企业每月从工资性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养老基金,不到退休不能支取,从而将工资收入账户的部分财富转移到养老账户上,增加退休收入来源,保障未来养老需求。
(三)长寿时代呼唤更广泛的个人养老储备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达到78.21岁,预计2050年会达到84岁,意味着60岁以后的平均余寿将延长到25年,一些富裕地区和身体健康群体甚至会更长一些。那么,居民在创造财富的生命阶段,所积累的养老储备是否足够呢?
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2020年全球财富管理论坛首季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近年来,第一支柱的替代率逐步下降,目前全国平均水平已不足50%。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目前已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55%警戒线,意味着退休后生活质量将显著下降。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1.2万的限额,大概率也很难满足长寿时代的全部养老支出。因此,在“养老三支柱”之外,居民家庭存在更大的养老储备需求。事实上,很多居民家庭通过投资房产、贵金属字画等另类投资品、养老社区入住资格等多型态资产储备来实现更全面的养老安排。鉴于此,就需要一个覆盖更广泛、服务更全面、投资更多元的“养老账本”,将它与居民的广义养老储备“心理账户”形成映射关系。
那么,应如何督促人们建立这样一个养老账本呢?
1.助推
主流经济学假说人们用的是理性思维系统,但现实中人们运用更多的择时直觉思维系统。这就需要设计一种方式,让直觉思维少犯错误。例如,为儿童摆放食物时,把有利于健康的食物放在容易看见、容易够到的地方,这种食物摆放方式被Thaler称为“助推”。因此,在个人养老金融的商业实践中,财富管理机构在帮助居民建立养老心理账户时,可以通过功能设计让使用者认识到这是“将当期财富推迟到未来消费”的养老专用账本,是保障退休生活品质不降低的必要之举,并且认同这样的财务安排应尽早启动。
2.具象化
心理账户效应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账户让人们在较长时间里面锚定一个目标,保障了财务行为的方向性和纪律性。例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贬谪琼州期间也建立了自己的心理账户,那时苏东坡属于中央下放改造干部,每月中央和地方的补贴非常有限,所以苏东坡把仅有的钱分成几串吊在房梁上,每日取一串作为一日的花销,为每日的财务风险作了充分的防控准备,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理财观念中的“量入为出”理念。
借鉴于此,如今我们也可以将养老储备心理账户映射到具象化工具上,让用户看得见。例如,在个人养老金融实践中,用数字、图表、视频等直观呈现退休后可领取的金额、支出缺口和养老总资产等,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规划咨询服务、投顾服务、产品服务、康养服务等全景式账户管理,提高居民进行养老规划的可执行性和可跟踪性。
四、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养老金融商业实践
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客群,对养老储备的认知和需求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中信银行基于全生命周期需求洞察,依托对心理账户理论的深入研究,在个人养老金融业务上开展了一系列商业实践。
(一)构建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的方法论
中信银行研究日本不同年龄段家庭资产负债表发现,年轻家庭对负债产品需求旺盛,老龄家庭对投资产品需求高,而且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需求分化越发明显。如今,中国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联合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逐步进入“Z世代、中生代、银发代”三分天下的时代,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差异也会逐步显现。那么,基于四笔钱或标普四象限的配置方法可能难以适应需求侧的变化。因此,中信银行构建了一个基于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的方法论。
全生命周期财务规划方法论是覆盖人生三个重要阶段,且涵盖资产负债表两端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针对Z世代群体,中信银行提出“一张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旨在帮助年轻群体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平衡,为后面养老储备积攒“第一桶金”;针对中生代群体,中信银行提出“一本科学的养老账本”的概念,旨在帮助创富黄金期的群体更好地守住劳动果实,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和养老储备;对于银发代群体,中信银行提出“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的理念,旨在帮助他们实现退休以后现金流支出的可持续性。
DSC0000.jpg

数据来源:wind、联合国、中信银行整理
(二)强调资产负债表的全局视角
在老龄化加深的过程中,日本于九十年代早期遭遇资产价格暴跌,促使企业、居民和金融三大部门去杠杆。商业银行对公信贷规模下滑,在资产负债表中占比持续降低。但是,中信银行观察到在居民部门整体去杠杆的背景下,不同类型债务差异较大,即住房和土地等中长期债务占GDP比重大幅降低,而消费信贷等短期债务占GDP比重仍温和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年以后的美国也存在类似现象。对银行业的启发是,即便未来中国出现居民部门整体降杠杆的情况,居民对信用卡、个人消费贷等短期债务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增长空间。
通常来讲,年轻家庭的负债需求较为旺盛,这部分需求要被满足,但更重要的是构建一张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因为,年轻人如果过度举债,可能导致长期收支失衡、资金过度透支,从而没有能力启动养老储备,更不要说攒够养老钱。因此,中信银行养老金融强调全生命周期全资产负债视角,年轻时保持收支平衡、养成攒钱习惯,才能更好地累积出养老的“第一桶金”。
(三)首家推出“幸福+”个人养老账本
中信银行观察到,居民在储备养老资金时,常常面临“算不清、管不住、投不好”等现实难题,影响了人们养老规划的积极性。
第一,算不清。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等是人们为养老做储备的方式,由于这些养老资金分散在各处,缺乏统一展示和统筹管理,以至于无法算清养老“这本账”。
第二,管不住。养老金三支柱由于封闭性,保证了养老资金投资纪律,但账户外的养老储备却极难做到专款专用,遇到急用钱的时候,就把养老钱挪用了,到了晚年反而没有了储备。
第三,投不好。养老资金是长期的钱,但投资者对短期收益的追求导致更倾向配置短期产品,期限错配、种类单一,难以储备与生命等长的充足现金流,无法解决长周期的养老财务问题。
为解决居民养老规划三大痛点,中信银行依托心理账户理论,积极探索金融科技解决办法,于2022年5月正式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实现了个人养老资产的统一展现和集中管理。目前养老账本已在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全面上线,用户打开APP,在“首页”找到“养老账本”,或在搜索栏输入“养老账本”,即可体验一站式养老平台服务。养老账本基于中信银行对终生财务分析模型的研究应用,分析个人财务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收支特点,帮助使用者追求生命周期内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并根据退休生活目标测算家庭养老储蓄需求,同时为其综合规划家庭养老资产,提高养老资产积累与管理的效能。“幸福+”养老账本让人们对自己的养老资产一目了然,例如已经攒了多少、退休后能固定领取多少,缺口还剩多少、如何通过投资实现目标等,建立了“心理账户”与“有形账户”的映射关系,对居民养老储备发挥了“助推”作用。
在此基础上,养老账本围绕不同年龄客户群体的需求,分别提供富有针对性的个人养老规划服务,以及涵盖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丰富产品选择,和养老社区、医疗健康、养老地图等在内的全功能服务,为广大用户搭建养老一站式平台,实现个人养老的财务目标。截至2023年8月末,中信银行“幸福+”养老账本用户已突破260万。
五、总结
中信银行在个人养老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商业实践表明,行为经济学不是黑板上的经济学,而是实用性很强的经济理论。“幸福+”养老账本是中信银行基于心理账户研究,积极应对老龄化,为居民提供长寿时代下有温度的养老金融服务的创新实践之一。中信银行认为,心理账户理论内涵丰富、前景广阔,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在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实践中应用逐渐增多,未来会有更丰富的成果。中信银行“幸福+”养老账本也将不断在实践中迭代功能、拓展前沿,为居民做好养老财富管理、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作者供职单位: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
参考文献
[1]Richard H. Thaler 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J].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1999,12(3):183-206
[2]Richard H. Thaler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Wealth,and Happiness,中信出版社,2018年
[3]李懿欣,关于心理账户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7:190-193
[4]杨林波,朱兴婷.社会网络视角下消费者心理账户机制的理论建构[J].统计与决策,2015年
[5]刘永芳,范雯健,侯日霞,从理论到研究,再到应用:塞勒及其贡献,心理科学进展,2019年
[6]孙大强,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心理账户探索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李爱梅,心理账户与非理性经济决策行为的实证研究,暨南大学,2005年
[8]李爱梅,曾小保,心理账户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生产力研究,2004年
[9]李爱梅,凌文辁,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及其运算规则,暨南大学,2004年
[10]廖俊峰,张琪,周与伦,心理账户研究述评与展望,信息与管理研究,2019年
[11]魏世勇,沈利生.基于心理账户的习惯形成[J].统计研究,2014年
[12]张原,老龄化背景下的商业养老保险,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
[13]宋彤,中国家庭养老金规划管理与有效性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1年,
[14]陈东升,长寿时代,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
[15]姚玉栋,董克用等,中国金融养老之路的战略研究——从“十三五”到2049,企业管理出版社,2019年
[16]茅力可,张子刚,考虑到心理账户的行为β值的估计,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年
[17]董昀,何浩钦,吕劼,人口老龄化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研究进展及政策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23年第3期
[18]胡湛,彭希哲, 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治理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
[19]李纾, 发展中的行为决策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
[20]抓住老龄化的时代特征深入挖掘内需新空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ndrc.gov.cn),2022年
[21]贝壳财经,数据|中产老人追求“品质养老” 医疗支出和社交娱乐消费大幅提升,2021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