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左侧
发新帖

新民艺评|《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洋”为中用

时间:2024-1-29 13:18 0 364 | 复制链接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话剧《肖申克的救赎》,因其全老外的演员阵容和导演张国立,引人关注。说起《肖申克的救赎》,这显然是一个世界级的IP,从斯蒂芬·金短篇小说《丽塔海沃斯和肖申克的救赎》于1982年问世,到1994年改编为电影,轰动一时,被誉为电影史上最完美的影片之一,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联袂奉献了经典的表演,成就了几代影迷心中的传奇。

DSC0000.jpg

根据原著小说改编创作的英文版舞台剧,也于2009年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首演,直至今天的中文版授权。
此次中文版的上演,不可不说出品方在编导演各个方面的独居匠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由“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来自加拿大的大山领衔的全外籍演员阵容,这在国内的戏剧舞台上,还是前所未有过的创举。大山在其中扮演的正是摩根·弗里曼在影片中的角色——瑞德,并是全剧观察者和叙述者的担当,戏份很重。自1988年首登央视春晚,大山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外国友人,此后凭借日臻成熟的语言能力和表演水平,更是演出跨界不断,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除了他以外,另外11位演员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阿根廷、芬兰等国家。他们中不乏资深的演艺从业人员,参演过华人名导的电影,而多数都有长期在华生活和学习的经历,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几乎都不是科班出身的职业戏剧表演者。
据说,大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说中文只是加入的最低门槛:“绝不是卖‘老外用中文演话剧’这个概念”,高水准的排演才是大家的共同诉求。应该说,观众是感受到了他们的诚意,并认可他们的努力,很多人惊叹,这些老外的台词说得这么好,“演得很认真”。
想来,出品方颇费了一番心思,如何演绎好这个西方人写的西方故事——让外国人说中文,这个打破常规的思路,原本是试图让文本冲破语言和文化的桎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剧堪称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项目,欲以不同元素的对话和融合,意图给观众制造更直观的带入,更能感同身受剧情的跌宕和人性的召唤。这的确是个噱头,有其苦心造诣,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即如何复刻外来经典作品,如何再现原作精神,又自然落地和本土化改编,如何在审美和体验上拓宽对于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解读。
全剧在表演上花费的功夫显而易见,并且,舞美和音乐也非常加分,原创音乐极有质感,整个舞台亦简洁有力,变化中又不失大气,色调上以饱和块面穿插于坚硬的中间色调中,寓意绝望中的一抹希望。总而言之,在作品呈现上多处可圈可点。但令人遗憾的是,成败皆萧何。大山本身就拥有相当的观众基础,不少人是因他才去看,但就两个大IP的叠加效果来看,并不如预期。一如开篇说到观众对外籍演员表演上的认可“很认真努力”,但是对于戏剧内核的表现,却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嫌。毕竟是四十多年前的小说、三十年前的电影,珠玉在前,无法超越,与时俱进地把这个故事再讲好,应是重中之重,整场观感却“比较平”,非职业演员的表现力不温不火,陷入“节奏不足、老外说中文来补”的尴尬。
剧中加入了一些适应中国社会语境的细节,比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之类的俗语,还有带口音的北方土话,虽引起一些哄笑,却不免让人出戏,甚至在观剧中途常能清醒地感受到“他们的中国话说得真好啊”。非职业表演者的外国人刻意的字正腔圆,在剧作的表现力上成了抢戏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深刻性和感染力。一个剧的成就应该仍是故事与主题,恰恰就是大山所言的“绝不是卖老外用中文演话剧”成了最大的卖点,观众的期待与落差亦在于此:到底是为什么一定要用外国人,这倒成了散场后的思考。
诚然,在回归文本的基础上,用母语说(演)好一个西方故事,是此番中文版的初衷,在全球背景下的跨文化表演绝对是值得鼓励的探索。(卜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